90小说网 > 情陷大明:秋香点伯虎 > 第144章 智擒造假贼(下)
第144章 智擒造假贼(下)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90小说网 www.90xiaoshuo.com,最快更新情陷大明:秋香点伯虎最新章节!
吴典史虚心向秋香请教辨别掺假银子的方法,秋香也不藏私,便把比重的概念和用测量体积来辨别银子是否掺假的方法全部告诉了吴典史。
听完秋香的讲述,吴典史暗自琢磨了一会儿,待想明白了秋香所说的原理,不由拍案赞道:“妙啊!这么简单的道理,之前竟无人想得到。这比重一说,可是秋香姑娘自己琢磨出来的?”
秋香一听,很想把这份功劳揽到她自己身上,可终究,她的脸皮还是薄了点,便如实说道:“我一介女子,哪里有如此学问?其实,这比重的说法,乃是一位外邦的学者提出来的。”
“外邦的学者?”吴典史更加感到惊奇了。唐伯虎也诧异的望向秋香。
秋香微微一笑,说道:“小女子以前曾听一位到过西方外邦的商人说过一件轶事。说是在我大明极西之地,有一个国家名叫希腊。这个国家有一个叫阿基米德的学者,在格物之道上很有建树,连希腊的国王都深知他的大名。
“有一回,希腊的国王命工匠用黄金打造了一定王冠。国王怀疑工匠贪墨了打造王冠用的黄金,在王冠里掺了别的金属。可单凭称量王冠的重量,却与打造王冠所用黄金的重量一致,国王又不忍心毁坏这顶王冠验看,便想到了阿基米德,让阿基米德在不毁坏王冠的前提下,查明工匠有无在王冠中掺假……”
没等秋香把话说完,吴典史便插话道:“想来,那位叫阿基米德的学者,就是用溢水法测算了王冠和同等重量黄金的体积,以此证明王冠有没掺假的吧?”
秋香点点头:“正是如此!小女子也是想起了这则外邦轶事,才想到了辨别假银子的方法。”
“唉,要是早知道这种方法,我们县衙在收缴税银上,就没有那么多的损耗了。”吴典史忽然叹气道。
唐伯虎一怔,忙问吴典史:“吴大人此话何意?”
吴典史苦笑道:“本县假银泛滥,不是一天两天了。县衙和应天府,也不止一次派人查访此案,却根本查不到假银子的来源。这不,此时正值收取今年的秋税之时,很多乡镇的税银,已经递交县衙。
“想来,唐解元也知道,县衙收取的税银,因为有不少是散碎银子,需要重新熔铸。可谁知,那些税银之中,也有不少假银子,一回炉重铸,银子里掺杂的锡,就解析出来了。如此,县衙就有了损耗。唉,这笔损耗,最后恐怕还是要加到百姓的头上。可如此一来,百姓定会对县衙不满,某和郭县令,也正为此事发愁呢。”
“吴大人,恕唐某冒昧问一句,既然本县世面上假银泛滥,那就说明造假之人必在本县,为何你们要查访不到呢?”唐伯虎插话问道。
秋香白了唐伯虎一眼,说道:“造假之人不一定在本县啊,说不定,人家是在别的地方造出假银子,然后拿到这儿花呢。”
吴典史点点头:“正如秋香姑娘所言,造假之人,不一定在本县。即使是在本县,也藏得极为严密。”
秋香想了想,说道:“那,既然发现了假银,你们顺藤摸瓜,难道还查不到假银子的来源吗?就比如刚才那个江阿牛,您为何不仔细询问一下买他茶叶的那个商人的情况?毕竟,江阿牛的假银子,就是从那个茶商手里拿到的。”
吴典史叹气道:“难啊!这棋匣镇乃是南下北上必经之处,人流太大,根本无从查访。那个江阿牛也说了,他跟那个茶商是第一次打交道,这叫本官又该去何处寻找那名茶商?”
秋香明白了,这位吴典史就是典型的债多了不愁,都被假银子闹麻木了。
吴典史忽然问唐伯虎:“唐解元,你是咱们江南才俊之中的翘楚,不知可有办法寻访到假银子的来源?”
“这……”唐伯虎一怔,“吴大人,唐某只是路过此地,假银子之事,也是刚刚得闻,一时之间,唐某实在无计可施啊!”
吴典史脸现失望之色了。一时之间,大堂内沉默了下来。
秋香思考了一会儿,忽然说道:“我倒想到了一个法子,兴许能钓出造假之人。”
吴典史和唐伯虎立刻望向秋香。
“秋香姑娘想到了什么办法?”吴典史忙问道。
秋香道:“在说出我想到的办法之前,我还有一事要问吴大人,这件事情,关系到我这个方法的成败。”
“姑娘有何事要问本官?”
“敢问吴大人,你们收取的秋税,是全部都是银子呢,还是也有部分铜钱?”秋香问道。
吴典史道:“自然是有很多铜钱了,银子只占少数。”
“那……你们收到的这些铜钱,是如何处理的?”
“铜钱运输不便,县衙往年都是将这些铜钱拿到钱庄,兑换成银子,然后递交应天府。”吴典史说道,“不过……今年因为假银子的事情,县衙也不敢贸然拿那些铜钱到钱庄兑换银子了。大不了,多费些人力车马,将铜钱一道递交。”
秋香胸有成竹了:“我的办法,就着落在这些铜钱上。”
“喔~,不知秋香姑娘如何用这些铜钱,查出假银子的来源?”吴典史一下来了兴趣。
秋香道:“我的办法是这样的。县衙不妨贴出告示,就说要用铜钱兑换民间的银子。如此一来,或许能引出造假银子的人。”
“就这么简单?”吴典史懵了。
秋香又解释道:“我在想,铜钱携带不便,存贮所占地方,也比银子大得多。因此,如果官府贴出这样的告示,民间百姓,怕是不会用省便的银子兑换麻烦的铜钱。即使有,也必兑换的很少。顶多就是有些零钱一时不足的商家,兑换个十两八两的。只有那些大量持有假银子的人,才会借机用假银子兑成铜钱……”
吴典史恍然大悟:“如此一来,即便那大量持有假银子的人不是造假之人,也必是销赃之人,定然知道真正造假之人在何处。”
“就是如此!”秋香点头道。
吴典史手捋胡须,暗自琢磨秋香此计是否可行。
唐伯虎也琢磨了一会儿,忽然说道:“万一,那大量持有假银子的人猜出了官府的用意呢?”
秋香道:“造假银子的人和帮助销赃之人,都是为了获利。他们一点点的往世面上流出假银,毕竟获利的速度太慢了。眼见官府贴出这样的告示,他们能一下获得重利,定然会心动的。就算他们对官府此举有所怀疑,顶多就是多派人手,分批用假银子兑换铜钱。官府只需暗派人手,跟踪那些来兑换铜钱的人,还是能查到假银子的来源的。”
吴典史点点头:“秋香姑娘此计,至少有五成成功的可能。反正,官府就是出道告示的事情,总要试上一试。”
吴典史虚心向秋香请教辨别掺假银子的方法,秋香也不藏私,便把比重的概念和用测量体积来辨别银子是否掺假的方法全部告诉了吴典史。
听完秋香的讲述,吴典史暗自琢磨了一会儿,待想明白了秋香所说的原理,不由拍案赞道:“妙啊!这么简单的道理,之前竟无人想得到。这比重一说,可是秋香姑娘自己琢磨出来的?”
秋香一听,很想把这份功劳揽到她自己身上,可终究,她的脸皮还是薄了点,便如实说道:“我一介女子,哪里有如此学问?其实,这比重的说法,乃是一位外邦的学者提出来的。”
“外邦的学者?”吴典史更加感到惊奇了。唐伯虎也诧异的望向秋香。
秋香微微一笑,说道:“小女子以前曾听一位到过西方外邦的商人说过一件轶事。说是在我大明极西之地,有一个国家名叫希腊。这个国家有一个叫阿基米德的学者,在格物之道上很有建树,连希腊的国王都深知他的大名。
“有一回,希腊的国王命工匠用黄金打造了一定王冠。国王怀疑工匠贪墨了打造王冠用的黄金,在王冠里掺了别的金属。可单凭称量王冠的重量,却与打造王冠所用黄金的重量一致,国王又不忍心毁坏这顶王冠验看,便想到了阿基米德,让阿基米德在不毁坏王冠的前提下,查明工匠有无在王冠中掺假……”
没等秋香把话说完,吴典史便插话道:“想来,那位叫阿基米德的学者,就是用溢水法测算了王冠和同等重量黄金的体积,以此证明王冠有没掺假的吧?”
秋香点点头:“正是如此!小女子也是想起了这则外邦轶事,才想到了辨别假银子的方法。”
“唉,要是早知道这种方法,我们县衙在收缴税银上,就没有那么多的损耗了。”吴典史忽然叹气道。
唐伯虎一怔,忙问吴典史:“吴大人此话何意?”
吴典史苦笑道:“本县假银泛滥,不是一天两天了。县衙和应天府,也不止一次派人查访此案,却根本查不到假银子的来源。这不,此时正值收取今年的秋税之时,很多乡镇的税银,已经递交县衙。
“想来,唐解元也知道,县衙收取的税银,因为有不少是散碎银子,需要重新熔铸。可谁知,那些税银之中,也有不少假银子,一回炉重铸,银子里掺杂的锡,就解析出来了。如此,县衙就有了损耗。唉,这笔损耗,最后恐怕还是要加到百姓的头上。可如此一来,百姓定会对县衙不满,某和郭县令,也正为此事发愁呢。”
“吴大人,恕唐某冒昧问一句,既然本县世面上假银泛滥,那就说明造假之人必在本县,为何你们要查访不到呢?”唐伯虎插话问道。
秋香白了唐伯虎一眼,说道:“造假之人不一定在本县啊,说不定,人家是在别的地方造出假银子,然后拿到这儿花呢。”
吴典史点点头:“正如秋香姑娘所言,造假之人,不一定在本县。即使是在本县,也藏得极为严密。”
秋香想了想,说道:“那,既然发现了假银,你们顺藤摸瓜,难道还查不到假银子的来源吗?就比如刚才那个江阿牛,您为何不仔细询问一下买他茶叶的那个商人的情况?毕竟,江阿牛的假银子,就是从那个茶商手里拿到的。”
吴典史叹气道:“难啊!这棋匣镇乃是南下北上必经之处,人流太大,根本无从查访。那个江阿牛也说了,他跟那个茶商是第一次打交道,这叫本官又该去何处寻找那名茶商?”
秋香明白了,这位吴典史就是典型的债多了不愁,都被假银子闹麻木了。
吴典史忽然问唐伯虎:“唐解元,你是咱们江南才俊之中的翘楚,不知可有办法寻访到假银子的来源?”
“这……”唐伯虎一怔,“吴大人,唐某只是路过此地,假银子之事,也是刚刚得闻,一时之间,唐某实在无计可施啊!”
吴典史脸现失望之色了。一时之间,大堂内沉默了下来。
秋香思考了一会儿,忽然说道:“我倒想到了一个法子,兴许能钓出造假之人。”
吴典史和唐伯虎立刻望向秋香。
“秋香姑娘想到了什么办法?”吴典史忙问道。
秋香道:“在说出我想到的办法之前,我还有一事要问吴大人,这件事情,关系到我这个方法的成败。”
“姑娘有何事要问本官?”
“敢问吴大人,你们收取的秋税,是全部都是银子呢,还是也有部分铜钱?”秋香问道。
吴典史道:“自然是有很多铜钱了,银子只占少数。”
“那……你们收到的这些铜钱,是如何处理的?”
“铜钱运输不便,县衙往年都是将这些铜钱拿到钱庄,兑换成银子,然后递交应天府。”吴典史说道,“不过……今年因为假银子的事情,县衙也不敢贸然拿那些铜钱到钱庄兑换银子了。大不了,多费些人力车马,将铜钱一道递交。”
秋香胸有成竹了:“我的办法,就着落在这些铜钱上。”
“喔~,不知秋香姑娘如何用这些铜钱,查出假银子的来源?”吴典史一下来了兴趣。
秋香道:“我的办法是这样的。县衙不妨贴出告示,就说要用铜钱兑换民间的银子。如此一来,或许能引出造假银子的人。”
“就这么简单?”吴典史懵了。
秋香又解释道:“我在想,铜钱携带不便,存贮所占地方,也比银子大得多。因此,如果官府贴出这样的告示,民间百姓,怕是不会用省便的银子兑换麻烦的铜钱。即使有,也必兑换的很少。顶多就是有些零钱一时不足的商家,兑换个十两八两的。只有那些大量持有假银子的人,才会借机用假银子兑成铜钱……”
吴典史恍然大悟:“如此一来,即便那大量持有假银子的人不是造假之人,也必是销赃之人,定然知道真正造假之人在何处。”
“就是如此!”秋香点头道。
吴典史手捋胡须,暗自琢磨秋香此计是否可行。
唐伯虎也琢磨了一会儿,忽然说道:“万一,那大量持有假银子的人猜出了官府的用意呢?”
秋香道:“造假银子的人和帮助销赃之人,都是为了获利。他们一点点的往世面上流出假银,毕竟获利的速度太慢了。眼见官府贴出这样的告示,他们能一下获得重利,定然会心动的。就算他们对官府此举有所怀疑,顶多就是多派人手,分批用假银子兑换铜钱。官府只需暗派人手,跟踪那些来兑换铜钱的人,还是能查到假银子的来源的。”
吴典史点点头:“秋香姑娘此计,至少有五成成功的可能。反正,官府就是出道告示的事情,总要试上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