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女帝师一(6)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90小说网 www.90xiaoshuo.com,最快更新女帝师(全集)最新章节!
谢采薇从穆仙手中接过赏赐,行礼谢恩,又笑道:“娘娘可要言而有信。”说罢退身坐下。
贵妃点点头,向众人道:“于锦素姑娘是哪一位?”
锦素连忙起身,施礼道:“奴婢于氏参见贵妃娘娘。”
穆仙道:“抬起头来。”
锦素慢慢抬头。陆贵妃道:“是个聪明齐整的姑娘。听周贵妃说,你的书法很好。”
锦素谦逊道:“奴婢确是练过几年书法,幸蒙周贵妃垂怜,也曾延请名师指点过。”
贵妃点头道:“既如此,就让大家鉴赏一番,可好?”
锦素道:“奴婢不才,延襄宫、定川殿、度山殿、陂泽殿的牌匾,都是奴婢所写。”我顿时吃了一惊。我初时以为那些匾额就算不是浸淫数十年书法技艺的老儒所题,其浑然圆整、凝练飒爽也绝不会出自一个少年人,不想竟是锦素的手笔。想来锦素于书法上有惊人天赋,不出数年,或可自创笔势,传诸后世。
只听贵妃笑道:“是了,年初的确整修过宫殿,有些字也重新题过了,原来是你题的。确是别具一格,难怪贵妃赏识你。”
锦素道:“娘娘谬赞。”
贵妃道:“你这样能干,却连个服侍的人也没有,穆仙——”
穆仙道:“若兰,若葵,从今以后,你们便去服侍于姑娘。”
两个十二三岁的小宫女从穆仙身后走上前来,向锦素行礼道:“姑娘安好。”说罢站在锦素身后。穆仙又赏了一套笔墨纸砚给锦素。锦素连忙谢恩:“奴婢谢娘娘恩典。”
穆仙微笑道:“于姑娘,如今还要自称奴婢么?”
锦素红了脸道:“还请姑姑指点。”
穆仙道:“自然是要和诸位姑娘一样,自称臣女。”
锦素道:“是。臣女谢娘娘恩典。”
果然不出启春所料,锦素选上了。我侧头一笑,只见她虽极力自持,目中仍泪光点点。
正代锦素高兴,忽听贵妃道:“朱玉机姑娘是哪一位?”我连忙起身施礼。
贵妃道:“抬起头来。”
我方敢抬头,正视贵妃。只见她上着银红缂丝桃花纹襦衫,下着淡水红云凤纹长裙,约莫只有二十四五岁,容貌并不出众,胜在端然可亲,气度高华。侍立在她身后的穆仙,与芳馨一般妆扮,年纪与陆贵妃相仿。
陆贵妃凝视片刻,道:“模样很好。都念过什么书?”
我恭谨道:“奴婢只念了《论语》和《诗》。”我朝以儒教治天下,《论语》是儿童启蒙必读之书。我虽然也看过许多诗集与史书,但殿上应对,这是最稳妥的回答。
贵妃道:“既领受过先圣教诲,不知有何心得?”
我如实道:“回娘娘,奴婢以为,《论语》之言,用以修身是很好的,用以治国则虚泛了些。”
众女侧目,陆贵妃神色微变:“一向听长公主说,你为人处世都有主见。想不到你对治国也有一番见解。说来听听。”
我小心斟酌言辞:“奴婢不懂治国,只是觉得夫子在治国之论上只述道德礼乐,不论术法军事,并非无用,只是大而化之,不堪为治国的准绳。”
贵妃道:“这又怎么说?”
我恭敬道:“夫子的故乡鲁国,乃周公旦的封地。周公在朝中辅佐幼主,他的长子伯禽就国,三年而返。周公问他何以迟来,伯禽道,他在鲁国变俗革礼。周公道,齐国五月便来述政,因其从俗简礼,平易近民,如此看来,鲁国必北面事齐。虽然伯禽因平定武庚管蔡之乱而成为周天子的礼乐之国,但后世称霸的果然是齐桓公,鲁国后世却再没有名君了。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9]臣女以为,民昧于知,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则可,道之以德则足矣,要齐之以礼,未免苛求。鲁国和齐国,一个修礼,一个修政,其结局是有目共睹的。”
徐嘉秬忽然站起身来:“臣女有话要说,请贵妃娘娘恩准。”
陆贵妃微笑道:“各位姑娘但说无妨。”
徐嘉秬道:“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0]臣女以为这话便可为治国之准绳。”
我笑道:“若论以仁义治天下,敬事而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诸侯之中以徐偃王为最。徐偃王对下属广施仁义,三十六诸侯国臣服,辖地五百里,却为周穆王和楚子所灭。徐偃王道:‘吾赖于文德,而不明武务,以至于此。’这位徐偃王便按照夫子的道理治国,最后只落得一个‘皆有死’的下场。可见,仁义治国虽好,但要家国千秋,还得治刑修兵。管子曰:‘且怀且威,则君道备矣’[11]。孔夫子论德论礼也算透彻,但于法治军事,说得太少。这便是奴婢说《论语》不堪为治国之准绳的原因。”
徐嘉秬道:“朱姑娘此言差矣。汉武帝独尊儒术,不也能攘寇御边,开创一番千古帝业,这又怎么说?”
我凝思片刻,说道:“武帝的曾孙宣帝曾教导太子,‘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12]可见前汉所行,实是外儒内法。”
徐嘉秬又道:“我朝读书人首尊《论语》。圣上亦言:论语数篇,足以治国。难道圣上所言,也是错的么?”
我顿时出了一身冷汗,斟酌道:“以圣上的英武,自是对孔夫子所言有独特领会,旁人难以企及。何况臣女早说过,以《论语》治国,大而化之是很好的,但于枝节不足。圣上然其言,不拘于行,实为明君典范,我等凡人自然难望其项背。”
徐嘉秬还要再说,于锦素起身打断她:“说《论语》便说《论语》,何以说到当今圣上?还是就事论事好了。”
陆贵妃笑道:“不知于姑娘又有何见解呢?”
锦素道:“臣女在母亲的教导下,也熟读《论语》,微言大义,自不必言。然《诗》三百中有一篇说得极好,可为《论语》中治国之论的注脚。”
陆贵妃问道:“是哪一篇?”
锦素道:“正是《甘棠》一篇。请朱姑娘诵读一遍。”
我会意,朗声念道:“‘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13]周召公为武王弱弟,曾于棠梨树下与民行政决狱,受民爱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治国之道,从甘棠始。”
陆贵妃深深看了我一眼,笑道:“朱姑娘博学多识,敏思善对。穆仙——”
穆仙向身后两个宫女道:“红叶、绿萼,从此你二人便去服侍朱姑娘。”红叶与绿萼也只有十二三岁,齐齐向我施礼,下殿来站在我身后。贵妃赐我文房四宝,我忙跪下谢恩。
只听贵妃又道:“徐嘉秬博学多思,奉体公心,赏——”穆仙将赐予我和锦素的笔墨纸砚也照例赏赐了一套给徐嘉秬。
陆贵妃似乎有些疲惫,已懒怠再问,于是向邢茜仪道:“茜仪,你是周贵妃的入室弟子,听闻剑法十分精湛。本宫便赏你一柄蝉翼剑。”邢茜仪连忙起身谢恩。
启春笑道:“臣女曾见过周贵妃以蝉翼剑作舞,那是贵妃娘娘积年的爱物。娘娘赏她这样好的剑,赏臣女的偏偏就是平平无奇的白虹剑,娘娘好偏心。”
陆贵妃笑道:“白虹剑也是不世出的宝剑,和蝉翼剑一样名贵。”
启春道:“臣女好生羡慕邢表妹。邢表妹师承周贵妃,如今又得名剑,臣女就没有这样的福气。”
贵妃微笑道:“好了,你若眼红,本宫改日便替你求了贵妃,也让你时常随她练剑,这样可好?”
启春笑道:“多谢娘娘。”
赐剑与赐文墨,始终是不同的。这样看来,邢茜仪和启春都未入选。徐嘉秬却与我和锦素一样。
贵妃向封若水道:“听闻封姑娘颇通诗词,未知近日可有佳作?”
封若水站起身来,依依答道:“臣女日前读《吴太伯世家》,深为吴国命运叹惋,偶得一首,请为娘娘诵读。”
贵妃道:“愿闻佳作。”
封若水曼声念道:“楚人戚戚姑苏行,心腹高论奉吴君。万舰举桅出瀛洲,三军拥旌走艾陵。伯嚭岂惜珠宝器,夫差珍重美人情。当时无端怨西施,属镂夜夜空自鸣。”
贵妃沉吟道:“咏史之作虽好,却过于沉重。但你年方十二,能作此诗,已属不易。”封若水额上沁出细密汗珠,垂首不知所措。贵妃又道:“诗中又提到美人西施,不免令人伤感。”
封若水道:“臣女放肆,请娘娘恕罪。”
贵妃微笑道:“你的诗写得好,才令本宫有所遐想,何罪之有?说起来,本宫最爱那句,‘伯嚭岂惜珠宝器’。岂惜二字讥讽得好,活脱脱一副佞臣贪相。”
启春忍不住问道:“属镂是什么,为何要夜夜鸣叫?”
封若水恭谨答道:“属镂之剑是吴王夫差赐予伍子胥自尽的宝剑。”
启春笑道:“原来是宝剑,那臣女最喜欢最后一句。”
谢采薇道:“此剑不祥,怨气深重,姐姐也要喜欢么?属镂夜夜空自鸣,那是在鸣冤啊。”
启春道:“宝剑替忠臣鸣冤,才是一柄正气浩然的好剑。”
史易珠一直默默不言,这时忽然说道:“以珠宝与美人换得江山,亦属上算。珠宝可以再取回,只是美人徒增齿岁,未免可惜。在越灭吴的故事里,臣女最喜欢范蠡。臣女以为春秋一世,论保身全族的智慧,无人能出其上。”
启春瞥她一眼:“史姑娘可真是三句不离本行。那陶朱公虽是你家行当的祖宗,可也不用说得好似天下无敌。”
史易珠倒也不以为忤,只淡淡一笑道:“启姑娘说的是,小妹失言。”
封若水道:“史姑娘的话倒也全非虚言。范蠡知道越王勾践可与之同患难,不可与之同富贵,又觉身以大名行天下,难以久居,故泛海浮桴,以交易有无为生。后世之中,只有留侯张良差可比拟,但留侯也并非弃位而去。天下之间,陶朱公只有一个而已。”
谢采薇瞟了启春一眼,笑道:“这陶朱公有何轶事,我还没听过呢。封姑娘博学,就说给我们听听。”
众人都显得兴致勃勃,唯有邢茜仪清冷一笑,甚是不屑。
陆贵妃亦道:“陶朱公的故事本宫也记得不甚清楚了,就请史姑娘为大家讲解一次。”
史易珠方娓娓道:“范蠡浮海于齐,变姓名耕于海畔,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齐人请他做相国,他却说:‘居家致千金,居官致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怀其重宝,间行以去。到于陶县,没过多久,便又资累巨万。某日,范蠡的中子在楚国杀人,范蠡遣少子持千金去救。夫人不愿少子居于长子之上,于是范蠡只好遣了长子去。长子惜金,致中子在楚国被斩。范蠡便道:‘长子少与我俱,见苦,为生难,故重弃财;少子生而见我富,岂知财从何来,故轻弃之,非所惜吝。长子不能弃财,故卒以杀其弟,事之理也。’后范蠡老死于陶,世称陶朱公。”
锦素道:“这样有胸襟有见识的男子,也不枉西施随他一世了。”
邢茜仪淡淡道:“范蠡将西施送入吴国,任西施在吴宫受苦多年。我倒觉得西施定是投湖死了。随范蠡泛舟西湖,不过是后人一点悲悯的想象罢了。”
启春道:“西施随范蠡而去,确是后世女儿家的一点痴心罢了。”
大殿之上都是未嫁闺女,自是不好公然讨论范蠡与西施的情事。邢茜仪与启春的话,虽然冷峻,却也得体。殿中静了片刻,众人纷纷饮茶,呵出温热兰香,权当感慨唏嘘。
良久,方听贵妃道:“史姑娘的故事甚好。赐文房四宝。封姑娘才情见识俱佳,赏翠玉诗笥一只,望你日后多有佳作。”封若水和史易珠接了赏赐,深深谢恩。
【第五节 屈伸为灵】
夜深了,芳馨来陂泽殿接我。见我身后的红叶和绿萼都捧着贵妃赏赐的礼物,顿时双目一红,欢喜道:“恭喜姑娘。从此以后,姑娘便是宫中的女官了。能服侍姑娘,是奴婢毕生之幸。”虽极力抑制,她的声音仍不免颤抖。即使入选,亦不过是小小侍读,我不明白她为何喜极而泣,更不明白这“毕生之幸”从何而来。
夜色悠远,星辰如豆,清风徐徐,槐香满怀。我凝视片刻,芳馨似感失言,垂头不语。我微笑道:“姑姑言重。自此之后,我与姑姑便是一体。姑姑可愿与我祸福与共?”
芳馨躬身道:“是。奴婢此身,都是姑娘的了。”说着为我披上斗篷,“晚风凉,姑娘还请添衣。”我道了谢,与她携手下殿。
一行人正要出延襄宫,忽听若兰在身后道:“奴婢若兰拜见姑娘。”我回身道:“若兰姐姐请起。不知何事见教?”
若兰笑道:“我们姑娘说,晚上想和姑娘说话,不知道姑娘几时得空?”
我点头道:“你们姑娘爱几时来便几时来,我等着她便是。”
出了延襄宫,向东走到东二街,转向北行。不多时,但见左首一道侧门,上书“思乔宫”三个字。芳馨道:“这是守坤宫东边的思乔宫,西边还有遇乔宫,历来是后宫最尊贵的妃嫔的住所。因为这两座宫殿分列守坤宫东西,因此宫里人也叫它们东宫西宫。现今东宫中住的是陆贵妃,西宫中住的是周贵妃。思乔宫北面是粲英宫,姑娘今晚便宿在那里。”向北一望,只见启春和谢采薇早已由丫头扶着进了粲英宫的西侧门。
粲英宫有南北两进,主殿为凝萃殿。凝萃殿虽整洁,陈设却十分简单。我不由问道:“这宫里一直没有人住么?”
芳馨道:“本朝自太祖始,嫔妃就不多。太祖只有一后一妃,当今圣上也只有一后二妃。因此后面的粲英宫、章华宫、永和宫和长宁宫暂无人居住,日常只留几个人洒扫罢了。”说着,领我进了北面一进院子,但见后殿空空,东西面各四间厢房。芳馨领我进了西北角的房间。
南北两间厢房,中间的小厅里摆着桌椅,上首悬一幅执笔仕女图,供桌上的青瓷花囊,插满了清香洁白的素馨花。下首的水曲柳木方桌上,摆着一套青白釉刻花茶具。
芳馨见南北两边厢房都无人居住,便说道:“其他房间都住满了,只剩下这间,所幸姑娘还是先到的。姑娘就住在南面吧,北边的厢房靠着角门,到了早晨恐怕有些吵。”
谢采薇从穆仙手中接过赏赐,行礼谢恩,又笑道:“娘娘可要言而有信。”说罢退身坐下。
贵妃点点头,向众人道:“于锦素姑娘是哪一位?”
锦素连忙起身,施礼道:“奴婢于氏参见贵妃娘娘。”
穆仙道:“抬起头来。”
锦素慢慢抬头。陆贵妃道:“是个聪明齐整的姑娘。听周贵妃说,你的书法很好。”
锦素谦逊道:“奴婢确是练过几年书法,幸蒙周贵妃垂怜,也曾延请名师指点过。”
贵妃点头道:“既如此,就让大家鉴赏一番,可好?”
锦素道:“奴婢不才,延襄宫、定川殿、度山殿、陂泽殿的牌匾,都是奴婢所写。”我顿时吃了一惊。我初时以为那些匾额就算不是浸淫数十年书法技艺的老儒所题,其浑然圆整、凝练飒爽也绝不会出自一个少年人,不想竟是锦素的手笔。想来锦素于书法上有惊人天赋,不出数年,或可自创笔势,传诸后世。
只听贵妃笑道:“是了,年初的确整修过宫殿,有些字也重新题过了,原来是你题的。确是别具一格,难怪贵妃赏识你。”
锦素道:“娘娘谬赞。”
贵妃道:“你这样能干,却连个服侍的人也没有,穆仙——”
穆仙道:“若兰,若葵,从今以后,你们便去服侍于姑娘。”
两个十二三岁的小宫女从穆仙身后走上前来,向锦素行礼道:“姑娘安好。”说罢站在锦素身后。穆仙又赏了一套笔墨纸砚给锦素。锦素连忙谢恩:“奴婢谢娘娘恩典。”
穆仙微笑道:“于姑娘,如今还要自称奴婢么?”
锦素红了脸道:“还请姑姑指点。”
穆仙道:“自然是要和诸位姑娘一样,自称臣女。”
锦素道:“是。臣女谢娘娘恩典。”
果然不出启春所料,锦素选上了。我侧头一笑,只见她虽极力自持,目中仍泪光点点。
正代锦素高兴,忽听贵妃道:“朱玉机姑娘是哪一位?”我连忙起身施礼。
贵妃道:“抬起头来。”
我方敢抬头,正视贵妃。只见她上着银红缂丝桃花纹襦衫,下着淡水红云凤纹长裙,约莫只有二十四五岁,容貌并不出众,胜在端然可亲,气度高华。侍立在她身后的穆仙,与芳馨一般妆扮,年纪与陆贵妃相仿。
陆贵妃凝视片刻,道:“模样很好。都念过什么书?”
我恭谨道:“奴婢只念了《论语》和《诗》。”我朝以儒教治天下,《论语》是儿童启蒙必读之书。我虽然也看过许多诗集与史书,但殿上应对,这是最稳妥的回答。
贵妃道:“既领受过先圣教诲,不知有何心得?”
我如实道:“回娘娘,奴婢以为,《论语》之言,用以修身是很好的,用以治国则虚泛了些。”
众女侧目,陆贵妃神色微变:“一向听长公主说,你为人处世都有主见。想不到你对治国也有一番见解。说来听听。”
我小心斟酌言辞:“奴婢不懂治国,只是觉得夫子在治国之论上只述道德礼乐,不论术法军事,并非无用,只是大而化之,不堪为治国的准绳。”
贵妃道:“这又怎么说?”
我恭敬道:“夫子的故乡鲁国,乃周公旦的封地。周公在朝中辅佐幼主,他的长子伯禽就国,三年而返。周公问他何以迟来,伯禽道,他在鲁国变俗革礼。周公道,齐国五月便来述政,因其从俗简礼,平易近民,如此看来,鲁国必北面事齐。虽然伯禽因平定武庚管蔡之乱而成为周天子的礼乐之国,但后世称霸的果然是齐桓公,鲁国后世却再没有名君了。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9]臣女以为,民昧于知,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则可,道之以德则足矣,要齐之以礼,未免苛求。鲁国和齐国,一个修礼,一个修政,其结局是有目共睹的。”
徐嘉秬忽然站起身来:“臣女有话要说,请贵妃娘娘恩准。”
陆贵妃微笑道:“各位姑娘但说无妨。”
徐嘉秬道:“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0]臣女以为这话便可为治国之准绳。”
我笑道:“若论以仁义治天下,敬事而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诸侯之中以徐偃王为最。徐偃王对下属广施仁义,三十六诸侯国臣服,辖地五百里,却为周穆王和楚子所灭。徐偃王道:‘吾赖于文德,而不明武务,以至于此。’这位徐偃王便按照夫子的道理治国,最后只落得一个‘皆有死’的下场。可见,仁义治国虽好,但要家国千秋,还得治刑修兵。管子曰:‘且怀且威,则君道备矣’[11]。孔夫子论德论礼也算透彻,但于法治军事,说得太少。这便是奴婢说《论语》不堪为治国之准绳的原因。”
徐嘉秬道:“朱姑娘此言差矣。汉武帝独尊儒术,不也能攘寇御边,开创一番千古帝业,这又怎么说?”
我凝思片刻,说道:“武帝的曾孙宣帝曾教导太子,‘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12]可见前汉所行,实是外儒内法。”
徐嘉秬又道:“我朝读书人首尊《论语》。圣上亦言:论语数篇,足以治国。难道圣上所言,也是错的么?”
我顿时出了一身冷汗,斟酌道:“以圣上的英武,自是对孔夫子所言有独特领会,旁人难以企及。何况臣女早说过,以《论语》治国,大而化之是很好的,但于枝节不足。圣上然其言,不拘于行,实为明君典范,我等凡人自然难望其项背。”
徐嘉秬还要再说,于锦素起身打断她:“说《论语》便说《论语》,何以说到当今圣上?还是就事论事好了。”
陆贵妃笑道:“不知于姑娘又有何见解呢?”
锦素道:“臣女在母亲的教导下,也熟读《论语》,微言大义,自不必言。然《诗》三百中有一篇说得极好,可为《论语》中治国之论的注脚。”
陆贵妃问道:“是哪一篇?”
锦素道:“正是《甘棠》一篇。请朱姑娘诵读一遍。”
我会意,朗声念道:“‘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13]周召公为武王弱弟,曾于棠梨树下与民行政决狱,受民爱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治国之道,从甘棠始。”
陆贵妃深深看了我一眼,笑道:“朱姑娘博学多识,敏思善对。穆仙——”
穆仙向身后两个宫女道:“红叶、绿萼,从此你二人便去服侍朱姑娘。”红叶与绿萼也只有十二三岁,齐齐向我施礼,下殿来站在我身后。贵妃赐我文房四宝,我忙跪下谢恩。
只听贵妃又道:“徐嘉秬博学多思,奉体公心,赏——”穆仙将赐予我和锦素的笔墨纸砚也照例赏赐了一套给徐嘉秬。
陆贵妃似乎有些疲惫,已懒怠再问,于是向邢茜仪道:“茜仪,你是周贵妃的入室弟子,听闻剑法十分精湛。本宫便赏你一柄蝉翼剑。”邢茜仪连忙起身谢恩。
启春笑道:“臣女曾见过周贵妃以蝉翼剑作舞,那是贵妃娘娘积年的爱物。娘娘赏她这样好的剑,赏臣女的偏偏就是平平无奇的白虹剑,娘娘好偏心。”
陆贵妃笑道:“白虹剑也是不世出的宝剑,和蝉翼剑一样名贵。”
启春道:“臣女好生羡慕邢表妹。邢表妹师承周贵妃,如今又得名剑,臣女就没有这样的福气。”
贵妃微笑道:“好了,你若眼红,本宫改日便替你求了贵妃,也让你时常随她练剑,这样可好?”
启春笑道:“多谢娘娘。”
赐剑与赐文墨,始终是不同的。这样看来,邢茜仪和启春都未入选。徐嘉秬却与我和锦素一样。
贵妃向封若水道:“听闻封姑娘颇通诗词,未知近日可有佳作?”
封若水站起身来,依依答道:“臣女日前读《吴太伯世家》,深为吴国命运叹惋,偶得一首,请为娘娘诵读。”
贵妃道:“愿闻佳作。”
封若水曼声念道:“楚人戚戚姑苏行,心腹高论奉吴君。万舰举桅出瀛洲,三军拥旌走艾陵。伯嚭岂惜珠宝器,夫差珍重美人情。当时无端怨西施,属镂夜夜空自鸣。”
贵妃沉吟道:“咏史之作虽好,却过于沉重。但你年方十二,能作此诗,已属不易。”封若水额上沁出细密汗珠,垂首不知所措。贵妃又道:“诗中又提到美人西施,不免令人伤感。”
封若水道:“臣女放肆,请娘娘恕罪。”
贵妃微笑道:“你的诗写得好,才令本宫有所遐想,何罪之有?说起来,本宫最爱那句,‘伯嚭岂惜珠宝器’。岂惜二字讥讽得好,活脱脱一副佞臣贪相。”
启春忍不住问道:“属镂是什么,为何要夜夜鸣叫?”
封若水恭谨答道:“属镂之剑是吴王夫差赐予伍子胥自尽的宝剑。”
启春笑道:“原来是宝剑,那臣女最喜欢最后一句。”
谢采薇道:“此剑不祥,怨气深重,姐姐也要喜欢么?属镂夜夜空自鸣,那是在鸣冤啊。”
启春道:“宝剑替忠臣鸣冤,才是一柄正气浩然的好剑。”
史易珠一直默默不言,这时忽然说道:“以珠宝与美人换得江山,亦属上算。珠宝可以再取回,只是美人徒增齿岁,未免可惜。在越灭吴的故事里,臣女最喜欢范蠡。臣女以为春秋一世,论保身全族的智慧,无人能出其上。”
启春瞥她一眼:“史姑娘可真是三句不离本行。那陶朱公虽是你家行当的祖宗,可也不用说得好似天下无敌。”
史易珠倒也不以为忤,只淡淡一笑道:“启姑娘说的是,小妹失言。”
封若水道:“史姑娘的话倒也全非虚言。范蠡知道越王勾践可与之同患难,不可与之同富贵,又觉身以大名行天下,难以久居,故泛海浮桴,以交易有无为生。后世之中,只有留侯张良差可比拟,但留侯也并非弃位而去。天下之间,陶朱公只有一个而已。”
谢采薇瞟了启春一眼,笑道:“这陶朱公有何轶事,我还没听过呢。封姑娘博学,就说给我们听听。”
众人都显得兴致勃勃,唯有邢茜仪清冷一笑,甚是不屑。
陆贵妃亦道:“陶朱公的故事本宫也记得不甚清楚了,就请史姑娘为大家讲解一次。”
史易珠方娓娓道:“范蠡浮海于齐,变姓名耕于海畔,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齐人请他做相国,他却说:‘居家致千金,居官致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怀其重宝,间行以去。到于陶县,没过多久,便又资累巨万。某日,范蠡的中子在楚国杀人,范蠡遣少子持千金去救。夫人不愿少子居于长子之上,于是范蠡只好遣了长子去。长子惜金,致中子在楚国被斩。范蠡便道:‘长子少与我俱,见苦,为生难,故重弃财;少子生而见我富,岂知财从何来,故轻弃之,非所惜吝。长子不能弃财,故卒以杀其弟,事之理也。’后范蠡老死于陶,世称陶朱公。”
锦素道:“这样有胸襟有见识的男子,也不枉西施随他一世了。”
邢茜仪淡淡道:“范蠡将西施送入吴国,任西施在吴宫受苦多年。我倒觉得西施定是投湖死了。随范蠡泛舟西湖,不过是后人一点悲悯的想象罢了。”
启春道:“西施随范蠡而去,确是后世女儿家的一点痴心罢了。”
大殿之上都是未嫁闺女,自是不好公然讨论范蠡与西施的情事。邢茜仪与启春的话,虽然冷峻,却也得体。殿中静了片刻,众人纷纷饮茶,呵出温热兰香,权当感慨唏嘘。
良久,方听贵妃道:“史姑娘的故事甚好。赐文房四宝。封姑娘才情见识俱佳,赏翠玉诗笥一只,望你日后多有佳作。”封若水和史易珠接了赏赐,深深谢恩。
【第五节 屈伸为灵】
夜深了,芳馨来陂泽殿接我。见我身后的红叶和绿萼都捧着贵妃赏赐的礼物,顿时双目一红,欢喜道:“恭喜姑娘。从此以后,姑娘便是宫中的女官了。能服侍姑娘,是奴婢毕生之幸。”虽极力抑制,她的声音仍不免颤抖。即使入选,亦不过是小小侍读,我不明白她为何喜极而泣,更不明白这“毕生之幸”从何而来。
夜色悠远,星辰如豆,清风徐徐,槐香满怀。我凝视片刻,芳馨似感失言,垂头不语。我微笑道:“姑姑言重。自此之后,我与姑姑便是一体。姑姑可愿与我祸福与共?”
芳馨躬身道:“是。奴婢此身,都是姑娘的了。”说着为我披上斗篷,“晚风凉,姑娘还请添衣。”我道了谢,与她携手下殿。
一行人正要出延襄宫,忽听若兰在身后道:“奴婢若兰拜见姑娘。”我回身道:“若兰姐姐请起。不知何事见教?”
若兰笑道:“我们姑娘说,晚上想和姑娘说话,不知道姑娘几时得空?”
我点头道:“你们姑娘爱几时来便几时来,我等着她便是。”
出了延襄宫,向东走到东二街,转向北行。不多时,但见左首一道侧门,上书“思乔宫”三个字。芳馨道:“这是守坤宫东边的思乔宫,西边还有遇乔宫,历来是后宫最尊贵的妃嫔的住所。因为这两座宫殿分列守坤宫东西,因此宫里人也叫它们东宫西宫。现今东宫中住的是陆贵妃,西宫中住的是周贵妃。思乔宫北面是粲英宫,姑娘今晚便宿在那里。”向北一望,只见启春和谢采薇早已由丫头扶着进了粲英宫的西侧门。
粲英宫有南北两进,主殿为凝萃殿。凝萃殿虽整洁,陈设却十分简单。我不由问道:“这宫里一直没有人住么?”
芳馨道:“本朝自太祖始,嫔妃就不多。太祖只有一后一妃,当今圣上也只有一后二妃。因此后面的粲英宫、章华宫、永和宫和长宁宫暂无人居住,日常只留几个人洒扫罢了。”说着,领我进了北面一进院子,但见后殿空空,东西面各四间厢房。芳馨领我进了西北角的房间。
南北两间厢房,中间的小厅里摆着桌椅,上首悬一幅执笔仕女图,供桌上的青瓷花囊,插满了清香洁白的素馨花。下首的水曲柳木方桌上,摆着一套青白釉刻花茶具。
芳馨见南北两边厢房都无人居住,便说道:“其他房间都住满了,只剩下这间,所幸姑娘还是先到的。姑娘就住在南面吧,北边的厢房靠着角门,到了早晨恐怕有些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