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讲谤的力量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90小说网 www.90xiaoshuo.com,最快更新天道:荀子传最新章节!
歌声动人,舞姿袅娜。楚王与春申君为兰陵普降喜雨而欢心,一同观赏优美的楚国歌舞。楚王夸奖令尹举荐圣贤的功劳。春申君盛赞大王给百姓带来了福分。楚王心中高兴,把这队乐尹刚刚调教好的舞姬送给春申君,作为犒赏。春申君欣喜不已,拜谢大王的恩赐。
楚王开怀大度:“你我亲如弟兄,寡人把整个楚国都托付给你了,送你一队舞姬还谢的什么?”
春申君将楚王赠送的舞姬带回府中,演给妻妾共同欣赏。妻妾们异口同声称赞,舞姬唱得好听,舞得好看,无可挑剔。
侍者禀报,卜尹大夫求见。
卜尹来得不是时候,让春申君的妻妾们讨厌,春申君也觉不快。可又想听一听卜尹从兰陵带回来的消息,便传他来见。
卜尹大夫进入厅堂,恭敬地向春申君施礼参拜。春申君请他坐下,一同观赏楚王赠给的舞姬轻歌曼舞。卜尹忧虑监牢中的儿子,无心观赏,可还是欢喜献媚地夸赞:“列国中以楚国的音律最美,楚国以王宫中的乐舞最美,观赏这种阳春白雪的福气,只有君王才可以享受!”
卜尹的话说得春申君甚为得意,洋洋自得地让卜尹一同享受大王给的福气。卜尹不时偷看春申君的脸色,春申君兴致满怀。卜尹不敢讲他想说的话,只能等待时机。一曲终了,春申君随意问道:“卜尹到兰陵
去,代我向荀老夫子问好了吗?”
卜尹谨慎回复:“恕卑职直言,大王的赏赐,荀老夫子不受。”
卜尹看了看四处无人,机密地说:“令尹!荀况说,大王不是受命于天帝的国君。还说,楚国君王和百姓不应当信奉天帝,祈祷鬼神。”
卜尹的话令春申君大为吃惊。
卜尹继续说:“他还说,大王下诏书让祭天求雨,是愚蠢的行为!”春申君不相信这些话会出自荀子之口:“这话是荀老夫子讲的吗?”卜尹异常肯定地说:“岂只是他讲的,还是荀况站在庆贺天降喜雨的祭坛上,面对兰陵万千百姓公然而讲。他呼唤兰陵百姓不要依靠天帝的恩赐,而要依靠像他那样的圣人来治理天下!”
春申君陆然升起一团怒火:“他……他怎么能这样讲话?!”
“是呀,我也弄不明白。”卜尹大夫貌似公允地猜测着,“也许是他的学问太高了,高到目中无人,目无大王,目无天地神灵的地步。”
春申君说:“他的学问再高,也不能目无神灵,目无君王!”
“是呀!”卜尹立即附和,“他初到楚国的时候,我就观他是一个不相信神明的怪人。可是他……他竟然站在兰陵的祭天坛上,面对百姓大放厥词。令尹!他这样做,岂不是公然辱没上天,煽动兰陵百姓鄙视大王和令尹吗?”
卜尹从身上取出一束竹简:“令尹!县丞收集到有关荀况的一些民谣,请令尹过目。”
春申君生气不看,叫他念。
卜尹一条一条地念竹简上的民谣给春申君听:
“来了荀县公,喜雨降人间。”
“来了荀县公,百姓有饭餐。”
“来了荀县公,人人心里暖。”
“来了荀县公,兰陵晴了天。”
卜尹还要往下念,春申君烦躁地打断:“够了!够了!”
卜尹火上加油,故作气愤:“你看,这,这句句都是夸赞荀县公。在兰陵,哪里还有大王和令尹呢?”
他偷眼观察春申君的反应,将话引向深入:“令尹!当年商汤在亳,不过只有七十里的土地。武王在郜,也不过只有百里的土地。可是后来他们都坐了天下,成了一代君王。荀况乃是当今天下知名的学者,最有学问的老师。兰陵是令尹亲率兵马刚刚夺得的鲁国土地,民心不稳。而今将兰陵百里之地交给了荀况,我真为楚国担扰呀!”①
卜尹进一步更为大胆地说:“令尹!欲知其心,且看其行。荀况初到楚国,就对大王行祭祀大礼、令尹占卜、茅门之法心怀不满。大王给他一个上卿的位置,和您令尹是一个等级呀!您几次三番,请他留在大王身边,可他执意要去治土一方。他荀况到兰陵都做了些什么呢?他初到兰陵,不向大王和令尹禀报就开仓放粮,他将大王和令尹放在眼里了吗?岂不是有意践踏王权吗?”
春申君说:“初听到私自放粮这件事,大王心中十分不快。不过,解救饥民,情况紧急,也情有可原。”
卜尹说:“大王和令尹宽宏大量,可荀况心中则另有图谋。他是在用大王府库中的粮食为自己收买民心呀!如若不信,看他如何对待大王的诏书就可以一清二楚。”
卜尹拿出一副实话实说的样子:“大王诏书上写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要他代替大王祭天求雨。而他荀况,却是抗命不遵。这次我到兰陵方才知晓真情。是县丞忠心耿耿,遵照大王诏书,设坛祭天,求得了喜雨普降,而不是荀况!”
春申君严肃地问:“果真?”
卜尹回答:“荀况既不尊敬大王,也不尊敬令尹,更不尊敬神灵!”卜尹的话让春申君生出满腔愤慨:“荀老夫子,我黄歇和大王对你尊敬无比,你怎么能如此不尊敬大王,不尊敬神灵呢?”
卜尹继续向春申君讲荀子的罪过:“还有。在庆贺天降喜雨的祭坛上,荀况当着兰陵百姓,不仅公然不接受大王的赏赐,还大讲所谓的‘天论,。”
春申君问:“什么天论?”
“是荀况新近写的一篇文章。”卜尹从身上取出一束竹简,“令尹请看。这篇文章,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他说要将天和人分开,天不是人的主宰,天气的好坏变化和君王没有关系。天上下雨也不是大王让祭天求雨求而得来的。”
春申君接过竹简看着,气愤得两手发抖。
卜尹慷慨陈词:“令尹!我们坚定信奉,大王是天帝的儿子,大王是按照天帝的旨意治理百姓。可他却说大王的权威和天帝无关,天上下雨不是祭天求来的。他这样讲,为的什么?他想做什么?岂不是蛊惑百姓,不尊崇大王,不尊崇天帝吗?……”
“简直一派胡言!”春申君怒道,“荀老夫子,你的学问大,大得有违大礼了!”
“令尹!我在兰陵还亲耳听说……”卜尹见春申君对荀子已经怒不可遏,便想进一步加油添醋,可说到半句又把话停下来。
春申君追问:“快说,你在兰陵亲耳听到了什么?”
卜尹放出了诽谤荀子最为有力的话语:“我听说,荀况想在兰陵另立一国。”
这话如同霹雳把春申君击中,让春申君大惊失色。
“兰陵县丞搜集到的民谣,有一条已经在百姓当中广为流传,请令尹过目。”卜尹又递上一支竹简给春申君。
春申君接过竹简,一字一句念来:“跟随荀县公,重建我鲁国。”
这言辞如同利剑刺向春申君心头,春申君真正发怒了,难以自持地连连拍案:“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这是要造反呀!”卜尹大夫把利剑向春申君的心头刺得更深。
但是,春申君忽然冷静下来,他说:“这竹简在兰陵百姓中流传,也许荀老夫子未必晓知吧?”
卜尹辩解:“怎么可能呢?”
“也许是鲁国旧有的贵族,想借助荀老夫子的名望,重新恢复鲁国。”卜尹听春申君这样说,急忙要插话,春申君用手制止,“不论荀况
知与不知,都对兰陵的稳固、楚国的安宁不利。”
卜尹大夫急忙附和对!有荀况在兰陵,兰陵和楚国都不会安宁。”春申君感叹:“荀老夫子!黄歇请你来到楚国,希望用你的学问助楚国称王天下。黄歇同意你去兰陵职任县公,是要你去安定鲁国旧地的民心。可你怎么可以在兰陵不遵从王命呢?怎么能够用你的学问诽谤诋毁大王呢?”
卜尹看准了春申君的心境,不失时机地进言:“令尹!以卑职看来,兰陵的百姓,如今不把大王看作是天帝之子,反把荀况看作是他们的救星。莫说他公然讲‘天论’,就是不讲,像这样的人也不可用,不可留。有他在兰陵,是祸不是福。必须将他赶走!”
听到“赶走”一词,春申君心中咯噔一声,他还没有这个思想准备。卜尹大夫继续说:“孔子在昭王的时候曾经来到我楚国。那个时候,昭王想把七百里的地方封给孔子。令尹子西出来劝阻。他说,周文王在丰邑,武王在镐京,以百里小国的君主,两代经营,而一统天下。如果孔丘拥有七百里的土地,又有那么多的贤能弟子辅佐,对楚国并不是一件好事。昭王听了子西的话,没有给孔子封地,让他走了。①假如我们的先祖昭王,把七百里的土地给了孔子,我们的楚国日后会是个什么样子?也许,楚国早就不存在了。卑职记得,当初荀况不愿意留在大王身边,要去做县公的时候,令尹让我占卜,就是大凶。可惜我们没有明白天意。在兰陵所发生的一切,足以表明神明的旨意千真万确。令尹,应当赶快让荀况离开楚国!”
春申君相信卜尹说的“天意”,但他思虑着连连摇头:“不可,万万不可!”
春申君的态度使卜尹摸不着头脑,心里着急:“令尹,此事只可当机立断,不能姑息养奸呀!^”
春申君想了一想,说:“卜尹大夫!你先去吧,此事以后再议。”
歌声动人,舞姿袅娜。楚王与春申君为兰陵普降喜雨而欢心,一同观赏优美的楚国歌舞。楚王夸奖令尹举荐圣贤的功劳。春申君盛赞大王给百姓带来了福分。楚王心中高兴,把这队乐尹刚刚调教好的舞姬送给春申君,作为犒赏。春申君欣喜不已,拜谢大王的恩赐。
楚王开怀大度:“你我亲如弟兄,寡人把整个楚国都托付给你了,送你一队舞姬还谢的什么?”
春申君将楚王赠送的舞姬带回府中,演给妻妾共同欣赏。妻妾们异口同声称赞,舞姬唱得好听,舞得好看,无可挑剔。
侍者禀报,卜尹大夫求见。
卜尹来得不是时候,让春申君的妻妾们讨厌,春申君也觉不快。可又想听一听卜尹从兰陵带回来的消息,便传他来见。
卜尹大夫进入厅堂,恭敬地向春申君施礼参拜。春申君请他坐下,一同观赏楚王赠给的舞姬轻歌曼舞。卜尹忧虑监牢中的儿子,无心观赏,可还是欢喜献媚地夸赞:“列国中以楚国的音律最美,楚国以王宫中的乐舞最美,观赏这种阳春白雪的福气,只有君王才可以享受!”
卜尹的话说得春申君甚为得意,洋洋自得地让卜尹一同享受大王给的福气。卜尹不时偷看春申君的脸色,春申君兴致满怀。卜尹不敢讲他想说的话,只能等待时机。一曲终了,春申君随意问道:“卜尹到兰陵
去,代我向荀老夫子问好了吗?”
卜尹谨慎回复:“恕卑职直言,大王的赏赐,荀老夫子不受。”
卜尹看了看四处无人,机密地说:“令尹!荀况说,大王不是受命于天帝的国君。还说,楚国君王和百姓不应当信奉天帝,祈祷鬼神。”
卜尹的话令春申君大为吃惊。
卜尹继续说:“他还说,大王下诏书让祭天求雨,是愚蠢的行为!”春申君不相信这些话会出自荀子之口:“这话是荀老夫子讲的吗?”卜尹异常肯定地说:“岂只是他讲的,还是荀况站在庆贺天降喜雨的祭坛上,面对兰陵万千百姓公然而讲。他呼唤兰陵百姓不要依靠天帝的恩赐,而要依靠像他那样的圣人来治理天下!”
春申君陆然升起一团怒火:“他……他怎么能这样讲话?!”
“是呀,我也弄不明白。”卜尹大夫貌似公允地猜测着,“也许是他的学问太高了,高到目中无人,目无大王,目无天地神灵的地步。”
春申君说:“他的学问再高,也不能目无神灵,目无君王!”
“是呀!”卜尹立即附和,“他初到楚国的时候,我就观他是一个不相信神明的怪人。可是他……他竟然站在兰陵的祭天坛上,面对百姓大放厥词。令尹!他这样做,岂不是公然辱没上天,煽动兰陵百姓鄙视大王和令尹吗?”
卜尹从身上取出一束竹简:“令尹!县丞收集到有关荀况的一些民谣,请令尹过目。”
春申君生气不看,叫他念。
卜尹一条一条地念竹简上的民谣给春申君听:
“来了荀县公,喜雨降人间。”
“来了荀县公,百姓有饭餐。”
“来了荀县公,人人心里暖。”
“来了荀县公,兰陵晴了天。”
卜尹还要往下念,春申君烦躁地打断:“够了!够了!”
卜尹火上加油,故作气愤:“你看,这,这句句都是夸赞荀县公。在兰陵,哪里还有大王和令尹呢?”
他偷眼观察春申君的反应,将话引向深入:“令尹!当年商汤在亳,不过只有七十里的土地。武王在郜,也不过只有百里的土地。可是后来他们都坐了天下,成了一代君王。荀况乃是当今天下知名的学者,最有学问的老师。兰陵是令尹亲率兵马刚刚夺得的鲁国土地,民心不稳。而今将兰陵百里之地交给了荀况,我真为楚国担扰呀!”①
卜尹进一步更为大胆地说:“令尹!欲知其心,且看其行。荀况初到楚国,就对大王行祭祀大礼、令尹占卜、茅门之法心怀不满。大王给他一个上卿的位置,和您令尹是一个等级呀!您几次三番,请他留在大王身边,可他执意要去治土一方。他荀况到兰陵都做了些什么呢?他初到兰陵,不向大王和令尹禀报就开仓放粮,他将大王和令尹放在眼里了吗?岂不是有意践踏王权吗?”
春申君说:“初听到私自放粮这件事,大王心中十分不快。不过,解救饥民,情况紧急,也情有可原。”
卜尹说:“大王和令尹宽宏大量,可荀况心中则另有图谋。他是在用大王府库中的粮食为自己收买民心呀!如若不信,看他如何对待大王的诏书就可以一清二楚。”
卜尹拿出一副实话实说的样子:“大王诏书上写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要他代替大王祭天求雨。而他荀况,却是抗命不遵。这次我到兰陵方才知晓真情。是县丞忠心耿耿,遵照大王诏书,设坛祭天,求得了喜雨普降,而不是荀况!”
春申君严肃地问:“果真?”
卜尹回答:“荀况既不尊敬大王,也不尊敬令尹,更不尊敬神灵!”卜尹的话让春申君生出满腔愤慨:“荀老夫子,我黄歇和大王对你尊敬无比,你怎么能如此不尊敬大王,不尊敬神灵呢?”
卜尹继续向春申君讲荀子的罪过:“还有。在庆贺天降喜雨的祭坛上,荀况当着兰陵百姓,不仅公然不接受大王的赏赐,还大讲所谓的‘天论,。”
春申君问:“什么天论?”
“是荀况新近写的一篇文章。”卜尹从身上取出一束竹简,“令尹请看。这篇文章,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他说要将天和人分开,天不是人的主宰,天气的好坏变化和君王没有关系。天上下雨也不是大王让祭天求雨求而得来的。”
春申君接过竹简看着,气愤得两手发抖。
卜尹慷慨陈词:“令尹!我们坚定信奉,大王是天帝的儿子,大王是按照天帝的旨意治理百姓。可他却说大王的权威和天帝无关,天上下雨不是祭天求来的。他这样讲,为的什么?他想做什么?岂不是蛊惑百姓,不尊崇大王,不尊崇天帝吗?……”
“简直一派胡言!”春申君怒道,“荀老夫子,你的学问大,大得有违大礼了!”
“令尹!我在兰陵还亲耳听说……”卜尹见春申君对荀子已经怒不可遏,便想进一步加油添醋,可说到半句又把话停下来。
春申君追问:“快说,你在兰陵亲耳听到了什么?”
卜尹放出了诽谤荀子最为有力的话语:“我听说,荀况想在兰陵另立一国。”
这话如同霹雳把春申君击中,让春申君大惊失色。
“兰陵县丞搜集到的民谣,有一条已经在百姓当中广为流传,请令尹过目。”卜尹又递上一支竹简给春申君。
春申君接过竹简,一字一句念来:“跟随荀县公,重建我鲁国。”
这言辞如同利剑刺向春申君心头,春申君真正发怒了,难以自持地连连拍案:“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这是要造反呀!”卜尹大夫把利剑向春申君的心头刺得更深。
但是,春申君忽然冷静下来,他说:“这竹简在兰陵百姓中流传,也许荀老夫子未必晓知吧?”
卜尹辩解:“怎么可能呢?”
“也许是鲁国旧有的贵族,想借助荀老夫子的名望,重新恢复鲁国。”卜尹听春申君这样说,急忙要插话,春申君用手制止,“不论荀况
知与不知,都对兰陵的稳固、楚国的安宁不利。”
卜尹大夫急忙附和对!有荀况在兰陵,兰陵和楚国都不会安宁。”春申君感叹:“荀老夫子!黄歇请你来到楚国,希望用你的学问助楚国称王天下。黄歇同意你去兰陵职任县公,是要你去安定鲁国旧地的民心。可你怎么可以在兰陵不遵从王命呢?怎么能够用你的学问诽谤诋毁大王呢?”
卜尹看准了春申君的心境,不失时机地进言:“令尹!以卑职看来,兰陵的百姓,如今不把大王看作是天帝之子,反把荀况看作是他们的救星。莫说他公然讲‘天论’,就是不讲,像这样的人也不可用,不可留。有他在兰陵,是祸不是福。必须将他赶走!”
听到“赶走”一词,春申君心中咯噔一声,他还没有这个思想准备。卜尹大夫继续说:“孔子在昭王的时候曾经来到我楚国。那个时候,昭王想把七百里的地方封给孔子。令尹子西出来劝阻。他说,周文王在丰邑,武王在镐京,以百里小国的君主,两代经营,而一统天下。如果孔丘拥有七百里的土地,又有那么多的贤能弟子辅佐,对楚国并不是一件好事。昭王听了子西的话,没有给孔子封地,让他走了。①假如我们的先祖昭王,把七百里的土地给了孔子,我们的楚国日后会是个什么样子?也许,楚国早就不存在了。卑职记得,当初荀况不愿意留在大王身边,要去做县公的时候,令尹让我占卜,就是大凶。可惜我们没有明白天意。在兰陵所发生的一切,足以表明神明的旨意千真万确。令尹,应当赶快让荀况离开楚国!”
春申君相信卜尹说的“天意”,但他思虑着连连摇头:“不可,万万不可!”
春申君的态度使卜尹摸不着头脑,心里着急:“令尹,此事只可当机立断,不能姑息养奸呀!^”
春申君想了一想,说:“卜尹大夫!你先去吧,此事以后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