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诚信与谁擦肩而过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天庭小主播、我和女主播的那些事、娱乐玩童、西游之问道长生、一符封仙、六零小娇妻、都市小世界、变身咸鱼少女、圣神传承
90小说网 www.90xiaoshuo.com,最快更新背负生命文集最新章节!
大学,人们在心中亲切地称呼她为象牙塔,是盛放纯洁和灵气的净土。当我们用新奇的眼光观察着社会,尝试着社会行为时,不经意间,社会上某些不良的东西也进入了我们的思想,诺言、真诚、信用在有些大学生那里成了幼稚的代名词,许多美好的事物变得模糊,简单明了的关系变得隐晦难懂。大学校园里屡禁不止的考试作弊、履历掺水、不按时还贷等种种现象不仅仅是存在,甚至已经影响到了高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大学校园诚信的缺失已经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拾起这个原本并不沉重的话题。
考试作弊,无视诚信。目前,考试作弊现象的屡禁不止已成为令许多学校尴尬的话题。尽管学校三令五申、严惩重罚,仍有不少同学以身试法。诚实应考,遵守规则,这是校园文明对诚信的呼唤。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群体,如果放弃了自身的努力而寄希望于考试投机,无形间就淡化了道德自律和遵纪守法观念,养成浮躁、极不务实的不良习惯。如果学校不把治理考试作弊当作一项大事来抓,就会助长投机和自欺欺人的不良风气,最终会导致学生群体素质和教学质量的下降,进而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和发展。
明日早上考试,今晚就占座位的现象绝非夸张。占了座位后就开始做夹带,桌面写的满满的,字迹模糊而有清晰。
据粗劣的调查,当问及“您有过考试作弊行为吗?”不少有学生承认自己曾有过考试作弊的经历,其中有的学生偶尔作弊,有的学生经常作弊;还有在由于考试作弊受过处分的学生中,有一半的学生表示“如果查不出,还会作弊,否则就得挂科”
拖欠学费,威胁诚信。近年来,高校学生拖欠学费的现象也日趋严重。笔者在网上了解到新疆大学高职学院学生拖欠学费情况日趋严重,对学院各方面的正常工作造成了冲击和影响。在万般无奈的下,高职学院组织成立调研收费组,进行调研发现,93.82%的欠费学生家庭是有能力承担学费的,真正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力承担学费的学生只是少数。来自和田的学生艾某已经拖欠了整整3年的学费共9600元,讨费组在他家见到:自建的房屋足有60米长,2辆汽车和3辆摩托车停放在院内;拜城县的学生艾某开学时,家里本来要给他学费,可他说学校可以贷款,还有很多同学都没缴学费,所以自己暂时不用缴了,就这样欠着学校3300元的学费。讨费组到他家中后,他父亲当场就缴清了所欠学费。有的是由于家庭原因“确实没有钱”;有的是准备好了学费,到学校后抱着看看风头的心理“可以逃就逃”;最后一种是家长准备好了学费,却被学生用来买电脑、数码相机、谈恋爱
助学贷款,期待诚信。为使贫困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政府和银行开通了助学贷款业务,为大学生提供最优惠的贷款政策,对一些特困生来说,助学贷款甚至成了他们能够完成学业的惟一经济来源。当我们的同学拿到期盼已久的助学贷款,感激之余是否将诚信放在第一位呢?是否准备着以实际行动来回报国家给予的真诚帮助?
可有个别学生就乘机钻这个空子,毕业后对贷款时的所有承诺都置之不理,在背弃了贷款协议的同时也背弃了自己的诚信原则,给国家造成了损失,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学校和银行合作的信用,给以后靠助学贷款上学的贫困生埋下了后患。所以,不按时还更甚者不还助学贷款,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
助学贷款是由国家财政贴息,毋需任何担保和抵押的个人信用贷款。由于贷款周期长,学生毕业后流动性大等因素加大了信用贷款的风险性。然而,银行依然每年发放大量的助学贷款,因为银行方面相信,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诚信度较高的一类,他们的个体素质应该能够为银行发放贷款做最可靠的信用担保。
简历做假,考验诚信。毕业生为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千方百计地争取机会,使出浑身解数以引起用人单位的注意,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有些毕业生在求职简历中夸大自己的才能和所谓的优势,甚至无中生有。
诚信是就业市场上一张必备的通行证。即使我们简历作假获得了一份工作,但上了岗位后,我们用什么去展示。有一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收到某学校同一班级多名学生的自荐材料,结果发现许多证书或获奖证明都是经过“克隆”的。同一个班上,竟有4位班长,6位校学生会主席。许多学生多家签约,有的甚至撕毁就业协议。
如果说这都是因为现在大学生求职压力大,就业难而出于无奈,那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种种有失诚信的行为又做何解释?曾经有一位学生家长反映,他给自己小孩找了个大学生家教,大学生自称是数学系的高才生,拿出学校的成绩单中数学成绩都在85分以上,多次获学校学生奖学金,是学校三好学生。但就是这样优秀的大学生,连初中的数学题都解不出来。结果家教自然是没有做成。
以上提到的仅是校园诚信危机突出的方面。还有许多置诚信于不顾的现象屡见不鲜:在自修室一个人占6个座位,有时一整天都闲着,而其他同学没有地方坐;在图书馆的图书上乱撕乱画;寻物之声随处可闻,远远多于“招领启事”;无故旷课迟到早退;只承诺别人却不去兑现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做人都在面临着诚信的考验。诚信,应该成为我们都应该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诚信丢失,谁的责任。大学校园诚信的缺失,原因是多方面的。
社会上种种不良风气的侵袭,容易在学习上缺乏诚信;学习动机不端正,在家长、学校等各种期望和压力下不惜手段达到“60分万岁”的目的;网络时代的虚拟性,使传统道德关于诚信的制约机制被弱化,但最重要的还在于自身的道德修养,以及成长环境和经历影响。
几乎有一半的同学道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虽然是少数,但却足够引起我们的注意,因为矛头直接指向了我们所尊敬的部分教师身上。他们一方面教书育人,一方面却在日常工作中草率应付、言行不一,当公不公的行为是与诚信格格不入的。这不仅极大地损害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形象,也对学校的诚信教育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而是如此“塑造”了一代大学生心灵的问题。以下是笔者的采访实录:
“我在上大学之前,就向往上党校,希望加入共产党,心里完全出于对战争年代那些为了祖国和人民不怕牺牲的精神的感动。所以我一直在争取,可是每期院党校开学了,班上那些怎么也想也想不通能上党校的同学已经去上课了。后来班长说是班主任推荐的,班主任解释说是系上决定的。”笔者在想,这位同学所说的去上党校的同学,假如他们入了党,会充当什么角色呢?
“评奖学金,院上的文件是很公正的,我们班主任不过问,全交给班干部来评,每个人写一份总结交上去,结果就出来了。品学兼优的同学看到结果乱七八糟,却不习惯向上反映。倒是那些平时不太上课、上自修的同学全站出来了”由此笔者想到奖学金公布栏被撕后的残缺。”
“去年的贫困补助,我们班拿400元的mp3,穿100多元的皮鞋的同学也有500元,而我们班真正贫困的连生活费都要自己解决的同学只领到了100元,不说了,说了也没有用,人家的叔叔是”
校园诚信,还有多远。诚信是全人类的道德诉求,是亘古以来回响在一切文化形式中的庄严的道德呐喊,是照射在人类良知上的一束红色道德之光。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实守信在中国自古以来即为修身立国之本,它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它已经深深地镌刻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人无信不立”、“信乃安生立命之根本”、“言必信,行必果”、“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这些反映古人重诺言、重信用的名言千古流传,至今仍不失为我们为人处世的座右铭。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学做真人”观,蕴含了极其丰富而深邃的思想。“诚信”就是最基本的内容之一。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为人做事最重要的品德。
令人欣慰的是,诚信所蕴涵的价值在社会上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人无信不立、企无信不兴、国无信不荣”的观念已越来越深入人心。在学校里,只要每个人都牢固树立起“诚信是金”的理念,坚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守信用,讲信誉,时时刻刻把诚信放在心中并化为实际行动,大学校园里就能够逐渐杜绝失信与欺骗,并牢固矗立起具有鲜明诚信特色的文化大厦。
我们期待着校园诚信的回归。
大学,人们在心中亲切地称呼她为象牙塔,是盛放纯洁和灵气的净土。当我们用新奇的眼光观察着社会,尝试着社会行为时,不经意间,社会上某些不良的东西也进入了我们的思想,诺言、真诚、信用在有些大学生那里成了幼稚的代名词,许多美好的事物变得模糊,简单明了的关系变得隐晦难懂。大学校园里屡禁不止的考试作弊、履历掺水、不按时还贷等种种现象不仅仅是存在,甚至已经影响到了高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大学校园诚信的缺失已经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拾起这个原本并不沉重的话题。
考试作弊,无视诚信。目前,考试作弊现象的屡禁不止已成为令许多学校尴尬的话题。尽管学校三令五申、严惩重罚,仍有不少同学以身试法。诚实应考,遵守规则,这是校园文明对诚信的呼唤。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群体,如果放弃了自身的努力而寄希望于考试投机,无形间就淡化了道德自律和遵纪守法观念,养成浮躁、极不务实的不良习惯。如果学校不把治理考试作弊当作一项大事来抓,就会助长投机和自欺欺人的不良风气,最终会导致学生群体素质和教学质量的下降,进而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和发展。
明日早上考试,今晚就占座位的现象绝非夸张。占了座位后就开始做夹带,桌面写的满满的,字迹模糊而有清晰。
据粗劣的调查,当问及“您有过考试作弊行为吗?”不少有学生承认自己曾有过考试作弊的经历,其中有的学生偶尔作弊,有的学生经常作弊;还有在由于考试作弊受过处分的学生中,有一半的学生表示“如果查不出,还会作弊,否则就得挂科”
拖欠学费,威胁诚信。近年来,高校学生拖欠学费的现象也日趋严重。笔者在网上了解到新疆大学高职学院学生拖欠学费情况日趋严重,对学院各方面的正常工作造成了冲击和影响。在万般无奈的下,高职学院组织成立调研收费组,进行调研发现,93.82%的欠费学生家庭是有能力承担学费的,真正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力承担学费的学生只是少数。来自和田的学生艾某已经拖欠了整整3年的学费共9600元,讨费组在他家见到:自建的房屋足有60米长,2辆汽车和3辆摩托车停放在院内;拜城县的学生艾某开学时,家里本来要给他学费,可他说学校可以贷款,还有很多同学都没缴学费,所以自己暂时不用缴了,就这样欠着学校3300元的学费。讨费组到他家中后,他父亲当场就缴清了所欠学费。有的是由于家庭原因“确实没有钱”;有的是准备好了学费,到学校后抱着看看风头的心理“可以逃就逃”;最后一种是家长准备好了学费,却被学生用来买电脑、数码相机、谈恋爱
助学贷款,期待诚信。为使贫困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政府和银行开通了助学贷款业务,为大学生提供最优惠的贷款政策,对一些特困生来说,助学贷款甚至成了他们能够完成学业的惟一经济来源。当我们的同学拿到期盼已久的助学贷款,感激之余是否将诚信放在第一位呢?是否准备着以实际行动来回报国家给予的真诚帮助?
可有个别学生就乘机钻这个空子,毕业后对贷款时的所有承诺都置之不理,在背弃了贷款协议的同时也背弃了自己的诚信原则,给国家造成了损失,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学校和银行合作的信用,给以后靠助学贷款上学的贫困生埋下了后患。所以,不按时还更甚者不还助学贷款,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
助学贷款是由国家财政贴息,毋需任何担保和抵押的个人信用贷款。由于贷款周期长,学生毕业后流动性大等因素加大了信用贷款的风险性。然而,银行依然每年发放大量的助学贷款,因为银行方面相信,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诚信度较高的一类,他们的个体素质应该能够为银行发放贷款做最可靠的信用担保。
简历做假,考验诚信。毕业生为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千方百计地争取机会,使出浑身解数以引起用人单位的注意,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有些毕业生在求职简历中夸大自己的才能和所谓的优势,甚至无中生有。
诚信是就业市场上一张必备的通行证。即使我们简历作假获得了一份工作,但上了岗位后,我们用什么去展示。有一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收到某学校同一班级多名学生的自荐材料,结果发现许多证书或获奖证明都是经过“克隆”的。同一个班上,竟有4位班长,6位校学生会主席。许多学生多家签约,有的甚至撕毁就业协议。
如果说这都是因为现在大学生求职压力大,就业难而出于无奈,那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种种有失诚信的行为又做何解释?曾经有一位学生家长反映,他给自己小孩找了个大学生家教,大学生自称是数学系的高才生,拿出学校的成绩单中数学成绩都在85分以上,多次获学校学生奖学金,是学校三好学生。但就是这样优秀的大学生,连初中的数学题都解不出来。结果家教自然是没有做成。
以上提到的仅是校园诚信危机突出的方面。还有许多置诚信于不顾的现象屡见不鲜:在自修室一个人占6个座位,有时一整天都闲着,而其他同学没有地方坐;在图书馆的图书上乱撕乱画;寻物之声随处可闻,远远多于“招领启事”;无故旷课迟到早退;只承诺别人却不去兑现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做人都在面临着诚信的考验。诚信,应该成为我们都应该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诚信丢失,谁的责任。大学校园诚信的缺失,原因是多方面的。
社会上种种不良风气的侵袭,容易在学习上缺乏诚信;学习动机不端正,在家长、学校等各种期望和压力下不惜手段达到“60分万岁”的目的;网络时代的虚拟性,使传统道德关于诚信的制约机制被弱化,但最重要的还在于自身的道德修养,以及成长环境和经历影响。
几乎有一半的同学道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虽然是少数,但却足够引起我们的注意,因为矛头直接指向了我们所尊敬的部分教师身上。他们一方面教书育人,一方面却在日常工作中草率应付、言行不一,当公不公的行为是与诚信格格不入的。这不仅极大地损害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形象,也对学校的诚信教育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而是如此“塑造”了一代大学生心灵的问题。以下是笔者的采访实录:
“我在上大学之前,就向往上党校,希望加入共产党,心里完全出于对战争年代那些为了祖国和人民不怕牺牲的精神的感动。所以我一直在争取,可是每期院党校开学了,班上那些怎么也想也想不通能上党校的同学已经去上课了。后来班长说是班主任推荐的,班主任解释说是系上决定的。”笔者在想,这位同学所说的去上党校的同学,假如他们入了党,会充当什么角色呢?
“评奖学金,院上的文件是很公正的,我们班主任不过问,全交给班干部来评,每个人写一份总结交上去,结果就出来了。品学兼优的同学看到结果乱七八糟,却不习惯向上反映。倒是那些平时不太上课、上自修的同学全站出来了”由此笔者想到奖学金公布栏被撕后的残缺。”
“去年的贫困补助,我们班拿400元的mp3,穿100多元的皮鞋的同学也有500元,而我们班真正贫困的连生活费都要自己解决的同学只领到了100元,不说了,说了也没有用,人家的叔叔是”
校园诚信,还有多远。诚信是全人类的道德诉求,是亘古以来回响在一切文化形式中的庄严的道德呐喊,是照射在人类良知上的一束红色道德之光。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实守信在中国自古以来即为修身立国之本,它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它已经深深地镌刻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人无信不立”、“信乃安生立命之根本”、“言必信,行必果”、“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这些反映古人重诺言、重信用的名言千古流传,至今仍不失为我们为人处世的座右铭。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学做真人”观,蕴含了极其丰富而深邃的思想。“诚信”就是最基本的内容之一。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为人做事最重要的品德。
令人欣慰的是,诚信所蕴涵的价值在社会上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人无信不立、企无信不兴、国无信不荣”的观念已越来越深入人心。在学校里,只要每个人都牢固树立起“诚信是金”的理念,坚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守信用,讲信誉,时时刻刻把诚信放在心中并化为实际行动,大学校园里就能够逐渐杜绝失信与欺骗,并牢固矗立起具有鲜明诚信特色的文化大厦。
我们期待着校园诚信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