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的印象之五温州的小山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天庭小主播、我和女主播的那些事、娱乐玩童、西游之问道长生、一符封仙、六零小娇妻、都市小世界、变身咸鱼少女、圣神传承
90小说网 www.90xiaoshuo.com,最快更新大江文集最新章节!
城建在山中的很多,比如重庆;山在城中的也很多,比如桂林。但城里有九座小山,大约只有温州一处了。九座小山皆山峦秀丽,古迹众多。据天下名胜志载:九山的形势是“华盖、松台、郭公、海坛为斗魁;积谷、巽吉、仁王为斗柄;黄土、灵官为辅弼”
当然,关于文字记载的九座小山,民间有不同说法。郭璞是风水先生,传说他不光看见明摆着的,还能看别人不知道的。第八座山,是在信河街岑山寺巷一户人家的柴仓角里。第九座山就在落霞潭北边的一座庙里的佛笼的底下。所以那就叫“九山”了,河也叫“九山河”了。南戏发源于南宋的温州,当时温州有从事写作的组织“九山书会”据说就位于落霞潭畔。钱南阳在戏文概论中说:“九山,永嘉地名,书会盖既以所在地为名”看来宋朝之前,就有“九山”这地名了。多年来,我一直寻找,未见遗迹。据说蛟翔巷老水利局所在地就是小庙故址。
拂面不寒的杨柳风还未吹起,枝头还未吐绿,和着公元323年早春的脚步,一起踏上瓯江南岸的还有著名的风水师郭璞。伫立西郭山上,郭璞身后云影昭昭,江流有声;东南环顾,只见一片水网之中,众山错列,犹如北斗星座。
明万历温州府志记载,东晋郭璞“尝客瓯,为卜郡城”唐代张又新有诗云:“昔贤登步立神洲,气象千年始一浮。南望群山如列宿,北观江水似龙虬。”于是,瓯越山水间这座城墙跨山越岭的斗城,开始了它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因建城时有白鹿衔花之瑞,故又名白鹿城或鹿城。
后人为纪念郭璞卜城的功绩,把西郭山改名为郭公山,在山下建郭公祠;为报答白鹿衔杏花绕城带来吉祥,海坛山上筑有“白鹿庵”三角门外建有“杏花堂”
我第一次登郭公山的时候,是八几年吧。绕过许多曲曲弯弯的小巷,见到了山坡上已满是民居的郭公山。房屋都很小,很挤,依山而建,屋顶上覆盖着细密的灰黑色瓦片。沿山脊有条小巷叫金锁岭,上下有台阶,一级级的,忽高忽低。石板路边、墙缝里的苔衣,流露出掩饰不住的苍桑感。此后,我常推想郭璞登临时的情景,博衫长袖、意气风发的他们,看到的又该是怎样的一番风光?
二十多年来,去得较多的是华盖、松台、海坛、积谷四山,巽山是太远,灵官山则找不到,当然现已在吴桥路一大院内找到,山仅高10余米,小巧琳珑,似假山一般可爱。而黄土山早已于五十年代初,被夷为平地,泥石大都被运去填塞百里坊(今百里东、西路)河;仁王山是59年被毁山建厂了。无缘未见两山风貌,甚是遗憾。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从传说中看,温州的小山是有灵气的。素有“九斗山”斗魁之首的华盖山,被唐宋两朝列为“天下第十八洞天”相传是黄帝老师容成子的飞升之地,名叫“容成太玉洞天”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登华盖山有诗曰:“相传容成子,飞升在华盖。于今四千年,仙迹宛然在。蒙泉水一泓,清绝味可爱”
我不是考古学家,我不知道,华盖山上那座炼丹井是否是容成子遗留下的?也不知道,井栏的内侧“容成太玉洞天”等字样的是否是爱好仙道的王羲之书刻?
我不是诗人,登积谷山飞霞洞,我没有大发诗兴,只能读别人的亭联:“径开春草池边,寻谢客游踪,苍苔已没;云起飞霞洞口,觅刘仙遗迹,老树犹存。”
东汉人刘根乘赤霞,是否飞往天台,已无可考究,但东晋乌衣巷的“王谢”来到温州,便有了后世仰止的“王谢风流”王羲之练笔留下的洗砚池,北宋米芾特地题写了“墨池”二个大字;谢灵运吟哦“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池上楼边,也有了司空图的“红叶谢村秋”
不知是王谢风流了温州,还是温州成全王谢风流?只是王谢先后的驾临,温州的小山便一个个文气斐然起来,温和雅致恰如江南的风流文士了,吸引了历代历朝、一批批来观光的诗人墨客。
千百年的风雨吹打过,小山依然在温州人的生活空间里延伸。山依然是山,只是山上的人已非昨日的人了。
温州的小山是热闹的。清晨,东方刚有些鱼肚白,山上锻炼身体的人们熙熙攘攘,山腰的平地上人们打开了扇子,扭起了舞蹈;打太极拳的人们和舞剑的各自找地方,施展武艺。见缝插针,连山上的台阶上,也都站满了锻炼身体的人们。人人脸上笑嘻嘻,拉开了一天的序幕。
温州的小山是闲逸的。老人们提着鸟笼,集中在山腰的树林里,只只鸟笼挂在树梢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声,争鸣斗艳,或在山亭的石桌上,摆放上一张棋盘,泡上一壶茶,谈古道今,闲情逸致。
温州的小山是富有情趣的。记忆中,还是读书时候,男孩子没有不玩弹弓的。弹弓是用粗铁丝制作成树杈状,拴上猴皮筋,子弹是用废课本折的。用小石子做弹丸的多是打鸟,我们是不敢打人的。于是,小山自然就是我们玩打仗游戏场所。认识的,不认识的,或以学校、班级分队,或以街坊邻居为友,大孩子行动如风喜欢野战,小孩子一般都会选择据险死守,战败一方,只需要缴纳子弹若干颗就能获得自由。一时间,几座小山上,便常常看到三五成群的孩子们冲来赶去。其中的乐趣,就不是现在的孩子可以想象的了。
夏夜就更美妙了,小山上郁郁葱葱,树木层层叠叠,许多温州人的爱情便在这里孕育
那次有朋自远方来,陪他依此登山。看古庙、古塔,看古井、古泉,看古亭、古树,一番辛劳之后,大有“古往人何在,年来草自春”的寂寥。
终于有一天,温州人想起了他们寂寥的小山,便开始了“显山露水”
松台山与落霞潭又重新连在一起;
郭公山也无“房”一身轻;
“巽吉山头塔影尖”的秀丽风光又重现了;
净光宝塔也重建起来了;
那天,带儿子登郭公山,拾级而上,已近中午时分。经过几年的生养,山上的草木茂盛起来了。只是,山巅已没有了相传亭额为书圣王羲之所书的“富览亭”自然也就只能叹息“处处长青苔”了
登临山顶,负手而立。阵阵江风吹过,树木招摇,令人为之一振,不觉有一种时空倒置的感觉,一下子有了几分指点江山的意思。
只是四周望去,高楼大厦林立,挡住了视线,再也看不到其他的山山水水。不知郭大师循着千年如一的江风归来,是否还能“为卜郡城”?
城建在山中的很多,比如重庆;山在城中的也很多,比如桂林。但城里有九座小山,大约只有温州一处了。九座小山皆山峦秀丽,古迹众多。据天下名胜志载:九山的形势是“华盖、松台、郭公、海坛为斗魁;积谷、巽吉、仁王为斗柄;黄土、灵官为辅弼”
当然,关于文字记载的九座小山,民间有不同说法。郭璞是风水先生,传说他不光看见明摆着的,还能看别人不知道的。第八座山,是在信河街岑山寺巷一户人家的柴仓角里。第九座山就在落霞潭北边的一座庙里的佛笼的底下。所以那就叫“九山”了,河也叫“九山河”了。南戏发源于南宋的温州,当时温州有从事写作的组织“九山书会”据说就位于落霞潭畔。钱南阳在戏文概论中说:“九山,永嘉地名,书会盖既以所在地为名”看来宋朝之前,就有“九山”这地名了。多年来,我一直寻找,未见遗迹。据说蛟翔巷老水利局所在地就是小庙故址。
拂面不寒的杨柳风还未吹起,枝头还未吐绿,和着公元323年早春的脚步,一起踏上瓯江南岸的还有著名的风水师郭璞。伫立西郭山上,郭璞身后云影昭昭,江流有声;东南环顾,只见一片水网之中,众山错列,犹如北斗星座。
明万历温州府志记载,东晋郭璞“尝客瓯,为卜郡城”唐代张又新有诗云:“昔贤登步立神洲,气象千年始一浮。南望群山如列宿,北观江水似龙虬。”于是,瓯越山水间这座城墙跨山越岭的斗城,开始了它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因建城时有白鹿衔花之瑞,故又名白鹿城或鹿城。
后人为纪念郭璞卜城的功绩,把西郭山改名为郭公山,在山下建郭公祠;为报答白鹿衔杏花绕城带来吉祥,海坛山上筑有“白鹿庵”三角门外建有“杏花堂”
我第一次登郭公山的时候,是八几年吧。绕过许多曲曲弯弯的小巷,见到了山坡上已满是民居的郭公山。房屋都很小,很挤,依山而建,屋顶上覆盖着细密的灰黑色瓦片。沿山脊有条小巷叫金锁岭,上下有台阶,一级级的,忽高忽低。石板路边、墙缝里的苔衣,流露出掩饰不住的苍桑感。此后,我常推想郭璞登临时的情景,博衫长袖、意气风发的他们,看到的又该是怎样的一番风光?
二十多年来,去得较多的是华盖、松台、海坛、积谷四山,巽山是太远,灵官山则找不到,当然现已在吴桥路一大院内找到,山仅高10余米,小巧琳珑,似假山一般可爱。而黄土山早已于五十年代初,被夷为平地,泥石大都被运去填塞百里坊(今百里东、西路)河;仁王山是59年被毁山建厂了。无缘未见两山风貌,甚是遗憾。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从传说中看,温州的小山是有灵气的。素有“九斗山”斗魁之首的华盖山,被唐宋两朝列为“天下第十八洞天”相传是黄帝老师容成子的飞升之地,名叫“容成太玉洞天”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登华盖山有诗曰:“相传容成子,飞升在华盖。于今四千年,仙迹宛然在。蒙泉水一泓,清绝味可爱”
我不是考古学家,我不知道,华盖山上那座炼丹井是否是容成子遗留下的?也不知道,井栏的内侧“容成太玉洞天”等字样的是否是爱好仙道的王羲之书刻?
我不是诗人,登积谷山飞霞洞,我没有大发诗兴,只能读别人的亭联:“径开春草池边,寻谢客游踪,苍苔已没;云起飞霞洞口,觅刘仙遗迹,老树犹存。”
东汉人刘根乘赤霞,是否飞往天台,已无可考究,但东晋乌衣巷的“王谢”来到温州,便有了后世仰止的“王谢风流”王羲之练笔留下的洗砚池,北宋米芾特地题写了“墨池”二个大字;谢灵运吟哦“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池上楼边,也有了司空图的“红叶谢村秋”
不知是王谢风流了温州,还是温州成全王谢风流?只是王谢先后的驾临,温州的小山便一个个文气斐然起来,温和雅致恰如江南的风流文士了,吸引了历代历朝、一批批来观光的诗人墨客。
千百年的风雨吹打过,小山依然在温州人的生活空间里延伸。山依然是山,只是山上的人已非昨日的人了。
温州的小山是热闹的。清晨,东方刚有些鱼肚白,山上锻炼身体的人们熙熙攘攘,山腰的平地上人们打开了扇子,扭起了舞蹈;打太极拳的人们和舞剑的各自找地方,施展武艺。见缝插针,连山上的台阶上,也都站满了锻炼身体的人们。人人脸上笑嘻嘻,拉开了一天的序幕。
温州的小山是闲逸的。老人们提着鸟笼,集中在山腰的树林里,只只鸟笼挂在树梢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声,争鸣斗艳,或在山亭的石桌上,摆放上一张棋盘,泡上一壶茶,谈古道今,闲情逸致。
温州的小山是富有情趣的。记忆中,还是读书时候,男孩子没有不玩弹弓的。弹弓是用粗铁丝制作成树杈状,拴上猴皮筋,子弹是用废课本折的。用小石子做弹丸的多是打鸟,我们是不敢打人的。于是,小山自然就是我们玩打仗游戏场所。认识的,不认识的,或以学校、班级分队,或以街坊邻居为友,大孩子行动如风喜欢野战,小孩子一般都会选择据险死守,战败一方,只需要缴纳子弹若干颗就能获得自由。一时间,几座小山上,便常常看到三五成群的孩子们冲来赶去。其中的乐趣,就不是现在的孩子可以想象的了。
夏夜就更美妙了,小山上郁郁葱葱,树木层层叠叠,许多温州人的爱情便在这里孕育
那次有朋自远方来,陪他依此登山。看古庙、古塔,看古井、古泉,看古亭、古树,一番辛劳之后,大有“古往人何在,年来草自春”的寂寥。
终于有一天,温州人想起了他们寂寥的小山,便开始了“显山露水”
松台山与落霞潭又重新连在一起;
郭公山也无“房”一身轻;
“巽吉山头塔影尖”的秀丽风光又重现了;
净光宝塔也重建起来了;
那天,带儿子登郭公山,拾级而上,已近中午时分。经过几年的生养,山上的草木茂盛起来了。只是,山巅已没有了相传亭额为书圣王羲之所书的“富览亭”自然也就只能叹息“处处长青苔”了
登临山顶,负手而立。阵阵江风吹过,树木招摇,令人为之一振,不觉有一种时空倒置的感觉,一下子有了几分指点江山的意思。
只是四周望去,高楼大厦林立,挡住了视线,再也看不到其他的山山水水。不知郭大师循着千年如一的江风归来,是否还能“为卜郡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