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的重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天庭小主播、我和女主播的那些事、娱乐玩童、西游之问道长生、一符封仙、六零小娇妻、都市小世界、变身咸鱼少女、圣神传承
90小说网 www.90xiaoshuo.com,最快更新dnyjx文集最新章节!
重阳前夕,单位组织召开退休员工座谈会,70多人聚居一堂,会按照程序进行着,也不知道老员工们在想些什么?想必是同志间相互见面的激动和对过去的感慨。个个饱经沧桑,满脸显目的皱纹刻满了那年那月的故事,丝丝白发染尽了那激情那辛酸的回忆,今天的场景让我仿佛看到了自己退休的模样,也和他们一样,安详地坐着、听着,安详地回忆着
今天的重阳勾起了我的思绪,去年在江西山清山我参加了十年的同学聚会,至尽历历在目,聚会期间个个依然保留着学校的稚气却多了份豪迈,有点变胖了,有点变阔了,有点变漂亮惟独每个人的性情没有变,每个人的理想没有变,眼光中多了几分忧虑,话语中多了几分成熟,大家一起饱览美丽的山色,一起疯狂的跳舞,一起毫无忌惮地玩笑着,最后大家难舍难分地离别,车慢慢地远去,告别的眼泪禁不住地夺眶而出,相互间道着,再见、挥手,挥手、再见那一刻才感觉在一起是一种多么珍贵的缘份,是一种难以再遇的幸福,是多么纯洁的的同窗友情。这样的聚会人生能有几次呢?我期待着下一个十年聚会。
让我们浏览重阳的历史!为另外让我们的记忆不再淡漠、不在遗忘!因为,它几乎离每个人越来越近!重阳时的登高望遠,飲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陽糕,射箭,放风筝、郊游、敬老等活動在今天也得到了继续和发扬。
登高望远,饮菊花酒的风俗,在战国时代已经开始。但什么时候登高?什么时候饮菊花酒,它们与重阳节是否有何关连,历史上并无明确记载。
民间以农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又称“重九”节(重九之名,起源于东晋)有文字记载,九月九日成为节日是在汉代,汉刘歆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吕后害死后,戚夫人的侍女贾佩兰也被驱逐出宫,嫁给扶风人段儒,闲谈时曾提到她在宫廷时,每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以辟邪延寿。又唐代诗人沈佺期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得长字诗:“魏文颂菊蕊,汉武赐萸,年年重九庆,日月奉天长”。显然,佩茱萸,饮菊花酒在汉代已成为重要的节日了。
重阳登高的故事见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东汉时代有名的仙人费长房,有一天对他的弟子桓景说:“九月九日,你的家里将有灾难,如果你带了全家大小,人人用红袋盛茱萸,挂在手臂上,登高饮菊花酒,便能避祸消灾了。”桓景照师傅所说,全家上山游玩,等到傍晚一看,只见所有的鸡狗牛羊家禽家畜,全都死光。桓景这才明白,原来这些家禽家畜,做了他们全家大小的替死鬼了。这虽然只是一个传说,但后世的人却代代相传。到了晋代以后,重阳登高避灾,大为流行,已成为岁时节令中的一件雅事。
重阳不尽是文人雅士饮酒、赏菊、登高、赋诗的节日,也是古代妇女的休息日根据干宝搜神记云:淮南全椒县有一位丁氏,嫁给同县姓谢的,由于谢家是大富户,她婆婆又十分凶恶残暴,常虐待丁氏,强迫她干繁重的家务,如果不能如期完成,就会遭到痛骂和毒打。丁氏忍受不住,就在重阳节悬梁自尽了。死后冤魂不散,依附在巫祝身上说:“做人家媳妇的,每天辛苦工作不能休息,重阳节当天,请婆家不要让她们再操劳了。”所以,江南人每逢重阳日,都让妇女休息,叫做“休息日”。古代还把这位姓丁氏的妇人立祠祭祀,称为“丁姑祠”。从此以后,每逢重阳节,父母们要把嫁出去的女儿接回家吃花糕;到明代,甚至将重阳节称为“女儿节”。
尽管魏文帝说重阳是“日月并应,俗嘉其名”的节日,但当时人们不是把这一天视为吉日良辰,而是看成一个恐怖的日子,因此要登高、佩茱萸辟邪,离家躲灾,饮菊花酒驱除瘟疫延长寿命。
到了唐代,重阳节又增添了不少美丽的神话故事和迷人的色彩:旧唐书。王勃传记载:王勃的滕王阁序就是在重阳节这一天写出来的。当时王勃的父亲担任交趾令,王勃前往探视父亲,九月九日路过南昌时,洪州牧阎伯屿正在重修的滕王阁中宴请宾客及部属,他想夸耀女婿吴子章的才气,便事先拿出纸笔请宾客动笔作序,所有的宾客都知到他的用意,没有人敢作。却不料王勃事先并不知道州牧的用心,于是毫不谦让接过纸笔。州牧原本心中十分生气,立即派人在旁边看王勃书写,谁知道王勃才气不凡,蓄积已久的心情完全发泄出来,文章越写越好,当写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词句时,忍不住拍案叫绝!王勃从此一举名震诗坛。
文化是累积的,重阳节经过二千余年的变迁,已成为多元性的节日,民国六十三年内政部为敬老崇孝,而核定重阳节为“老人节”,增加了重阳节的精神内涵。
重阳节的习俗,佩茱萸:茱萸属芸香科落叶亚乔木,古人佩带的有三种,分别是山茱萸、吴茱萸、食茱萸,其中前两种为中药药材,具有润肝燥脾,温中下气,除湿解郁,去疾杀虫等功能。古人将茱萸作为驱邪的神物,每逢重阳节,人人佩戴,后世称之为“茱萸会”,或称重阳节为“茱萸节”。现今佩茱萸的习俗已没有了,但在汉代就已经有这风俗(见晋周处“风土记”)。而唐代的名诗人以茱萸作出不少感物怀人的诗,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把异乡游子在重阳佳节怀乡思亲之情,抒发的淋漓尽致;而“每逢佳节倍思亲”更被用来表示游子的心情。
赏菊、饮菊花酒,酒是节庆必备的饮料,重阳节是九月九日,九九与菊酒谐音,所以要喝菊花酒。九月已是秋天菊花盛开,故九月又称“菊月”。根据西京杂记记载:“菊华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华酒。”相传喝菊花酒能延年益寿,活得长“久”。所以郭元振有诗曰:“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陶渊明九日诗中也提到:“酒能袪百虑,菊能制颓令。”
在历史上,旷达不羁、傲视世俗的魏晋文人对重阳节尤其青睐。因此,田园诗人陶渊明在九月闲居诗序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持胶靡由,空服九华”。陶渊明一生酷爱饮酒,性情恬淡,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每次到重阳节时就陶醉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风雅情绪中。根据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记载:有一年重阳佳节,他(陶渊明)在家里东边的篱笆下正欣赏着菊花,弹琴唱歌时,突破间酒瘾大发,但遗憾的是家里没有准备酒过节,只好慢慢地走在菊花丛中,并摘了大把的菊花,坐在屋旁的篱笆旁惆怅。突然间抬头一看,看见一个身着白色衣服的人,带了酒来,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他是江州刺史王弘派来的送酒使者。原来朝廷屡次要征召陶渊明作官,他都不答应,王弘想要结识他,曾多次给陶渊明送酒。这次陶渊明见酒大喜,立即打开酒坛,在花丛中畅饮,酒醉诗兴大发,吟出了九月闲居这一首名诗。而“陶公咏菊”、“白衣送酒”的故事,也成为后世文人喜好的典故了。
重九正值秋天,菊花盛开,而文人雅士对娇艳傲霜的菊花,十分喜爱,在唐代诗人咏九日的作品中,写到菊花的比比皆是,可见赏菊风气的盛行。如王维“无穷菊花节,长奉柏梁篇”(奉和重阳节上寿应制);李欣“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避恶酒,汤饼茱萸香”(九月刘十八东堂集),由此可见,唐代简直是没有了菊花就不能过重阳,不插茱萸不过节了。如果说唐代没有菊花就不能过重阳,那么,宋代的重阳节就完全可称为赏菊节或菊花节了。菊花不仅它千姿百态的艳容使人倾慕,它的傲然刚强的气质更令人折腰,所以,有人认为菊花是中国的国花,我国历代文人无不赏菊、咏菊、赞菊,甚至连黄巢都曾写过“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的咏菊诗,以咏菊抒发其胸中之情。根据梦梁录记载:宋代人每年重阳节都要“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饮之”,宋朝人还给菊花、茱萸这两样东西起了两个雅致的别号,叫菊花为“延寿客”,茱萸为“辟邪翁”。当时每年照例,皇宫禁中与达官显贵之家都在这时候观赏菊花;一般平民人家也要购买一两株菊花玩赏。当时有名的菊花高达七、八十种,如万龄菊(形状如莲房者);金铃菊(又黄又圆的);桃花菊(粉红色的),花的颜色、名字,多得不胜枚举,简直可以说是菊花花会。宋代重阳咏菊花词也是汗牛充栋,最着名的莫过于女词人李清照的重九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端老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吃重阳糕:唐朝及宋朝时,重阳节讲究吃糕,就如同中秋节吃月饼一样,都是应节的食品。因“糕”与“高”同音,古人又相信“百事皆高”的说法,所以重阳节登高的时候吃糕,象征步步登高。嘉话录中记载:唐人袁师德是给事中袁高之子,九日出门作客,有人让他吃糕,他却推辞不吃,后来人们才知道他为避父讳,因“糕”与“高”同音,故不忍心吃糕。这与唐代大诗人李贺避其父李晋之名讳,而不敢去考进士(进与晋同音)一样可笑。野客丛谈及邵博闻见后录中又记载了另一则重阳食糕的趣闻:刘梦得作九日诗,想用“糕”字,由于思路受六经的严格束缚,认为六经无糕字的典故,所以不敢用。但是宋子京却不以为然,并且就幽他一默说:“刘郎不肯题糕字,空负诗中一世豪”。
到了宋代,根据吴自牧梦梁录云:在重阳节吃糕已十分讲究“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上以猪羊肉鸭子为丝簇钉,插小彩旗,名曰重阳糕。禁中合分及贵家相为馈送”。干淳岁时记还记载一种特殊的重阳节日食品“以苏子微渍梅卤,杂和蔗霜、梨、橙、玉榴小棵,名曰春兰秋菊。”可见当时食品之精细。到了明清时代登高所吃的糕,用麦面作饼,点缀枣栗,称之为花糕。明清人们吃花糕也颇有讲究,依据明人谢肇浙五杂俎:在重阳日清晨,把花糕切成薄片,放在未成年子女的额上,祝福道:“愿儿百事俱高”。这充分表现出古人望子成龙的美好心愿。
登高郊游:据西京杂记重阳登高也开始于西汉。重阳节前后,天气渐凉,是登山活动的好时辰。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就喜爱重九登高,因此描写重阳登高远眺、欣赏山河美景的诗相当的多。如:刘长卿:九月登高望,苍苍远树低;人烟湖草里,山翠现楼西。邵大震: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寒雁一向南飞远,游人几度菊花丛。
当然,也因为登高因而产生了不少趣事,如晋书。孟嘉传记载:晋朝永和年间,明帝的女婿桓温为征西大将军,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担任参军,很受桓温的赏识与器重。有一年重阳,桓温在龙山宴请幕僚,吟诗作对,当时所有的幕僚都在,而且穿着作战石穿得衣服。正当酒酣耳熟,诗兴大发的时候,突然刮起一阵风,不巧把孟嘉的官帽吹落,而孟嘉好久竟然没有察觉,还津津有味的和别人饮酒赋诗,中国是礼义之邦,有“君子死,冠不可免”之说,所以官帽落地没有察觉,有伤大雅。桓温看到这一情形,暗中叫参加聚会的文学家孙盛趁孟嘉上厕所的时机,把帽子拿到孟嘉座位上,并作文章嘲笑他。后人便把“孟嘉落帽”比喻文人不拘小节,风度潇洒,纵情诗文娱乐的神态。所以重阳节又被称为“绶衣之节,落帽之辰”。
到今天,登高已经是广受喜爱的健身活动,大家利用星期假日,扶老携幼登山健行,从接触大自然的过程中,舒展筋骨,锻炼体魄,调剂心情,还可以增进人际关系,真是一举多得的活动。许多团体也利用庆典,举办登山活动,都受到欢迎。
现今台湾各地,提供居民健行的登山步道,到处皆是,登山活动也不限于秋高气爽的时节,已成为全民最喜爱的户外活动之一了。同时难能可贵的是,人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大多数人都知道珍惜大自然资源的观念,能注意到环境的维护。
民国三十年,教育部顺着民间重九登高的习俗,订定国历的九月九日为体育节,以推展国民体育。
射箭:从南北朝一直到唐代,在重阳节当天,帝王官僚们除了登高作诗,举行宴会欢乐外,还有了射箭、纵马、围猎等活动。像陈后主就是沉迷于声色之外,还喜爱走马射箭,亡国时还要再猎一圈。到了唐代,重阳射箭围猎活动依然盛行。启颜录还记载唐宋国公萧瑀不会射箭,大书法家欧阳询当面作诗嘲笑的情形:疾风吹缓箭,弱手驭强弓,欲高反覆下,应西还更东,十回俱着地,两手并擎空,借问谁为此,乃应是宋公。
唐明皇更是喜爱射箭:关于他重阳射箭还有一段神话传说故事。据集异记记载:
天宝十三年的重阳节,唐玄宗和大臣在沙苑(地名)打猎,突然发现一只孤鹤在空中徘徊,唐玄宗一箭射中,可是这只鹤并未掉到地上,却带箭飞向西南边。原来这只鹤是四川青城山成仙道士徐佐卿变的,他回青城山后把箭留于壁上,对其他道士说:“我到山中行走,刚好被箭射中,这支箭不是凡人的,我把它留于壁上,等待后年这支箭的主人到这里时再还给他,千万不要遗失了”,并在墙壁留下得到箭的时间“天宝十三年九月九日”。不久,安史之乱爆发,玄宗逃往四川,一天恰巧到青城山道院游乐,发现墙壁上插着一支箭,拔下一看,原来是自己用的箭,心中十分奇怪,问道士,才知缘故,自己当年所射下的鹤,原来是道士徐佐卿变的。
唐代帝王在重阳节登高游宴,又要赏菊赋诗,还想要射箭游猎,很显然一天的时间是不够用的。于是,重阳节就提前到九月八日开始,或推后至十日仍过重阳。所以,唐代重阳不是一天,而是两天或是三天。因此,如李白九月十日即事诗: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放风筝:风筝也叫“鹞”,在中国有两千年的历史。最早的风筝是用木或竹做的,所以叫做“木鸢”,据说鲁班曾与墨子比艺,做出能在天上飞三天的木鸢。到了东汉以后,才出现用纸做的“纸鸢”或“纸鹞”,到了五代时,李邺曾在宫中放纸鸢,纸鸢上装有响笛,风一吹,便发出近似古筝的声音,因此把纸鸢称为“风筝”。到了明清,风筝的制作更为精巧,种类也大为增多。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就对风筝十分有研究,写过“南鹞北鸢考工志”;在古代,风筝曾多次被利用于军事,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韩信就曾利用风筝来测量皇宫的距离,准备用挖地道的方法攻入皇宫。南朝梁武帝萧衍被叛军围困在台城,唐代张伍被叛军围困在洛城时,都是利用风筝把求救信送出去。
闽南语中有一句话:“九月九,风吹满天啸”,就是形容重阳以后,风筝满天飞的情形。由于农历九月以后,台湾季风渐强,而另一方面又天高气爽,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从前玩具不多,又很少有娱乐活动,放风筝就成为孩童的最爱。当秋天一到,大家在田野空地,大放风筝,是相当快乐的事情呢!台湾重阳放风筝的习俗,起源相当的早。据资料的记载,居住在今天的宜兰的平埔族,也就是葛玛兰人,早就有这样的活动。
早年放风筝,大多由孩童自己制作,式样凭自己的巧思发挥,一般都以放得高为主,种类也相当的多。有心认识风筝,在台北县瑞芳镇的九份,有一座收藏丰富的风筝博物馆,如果到那里游玩,千万别错过机会,好好欣赏一下各式各样的风筝。
正常放飞以外,几个风筝在天空中,互相打斗的事,也相当的精彩有趣,这就是“风吹相咬”。打斗的时候,用各种技巧操控风筝,或者截断对方的尾巴,或者咬断风筝线,让对方“英雄无用武之地”。更激烈的,还有在风筝线上,绑上暗器的,以便破坏对方。风吹相咬时,大风筝固然容易打胜,但小风筝操控自如,东游西窜的,易于随时打游击,反而更居优势呢!
敬老活动:由于“九九”和“久久”同音,有长长久久的含意,因此有令人长寿的说法。重阳节因此又发展为“敬老节”,有希望每位老人家,都能富贵长命的意义。民国六十三年,我国内政部为了弘扬“敬老崇孝”的传统,特别订定以重阳节为“敬老节”,此后每年的这一天,各地都展开敬老活动,唤醒民众重视老人、尊敬老人。“敬老节”的订定,是经过一番波折的。在民国五十二年,中国老人福利协进会成立,随即筹划设置老人节,以便推行敬老运动,并推展老人福利。民国五十五年,老人福利协进会,决定以重阳节为老人节,同时成立“中国老人服务中心”。到了民国六十三年,由政府公布设定“敬老节”,老人开始受到应有的重视。
重阳节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这一天,重提重阳是要普天之下宏扬敬老、爱老、养老的社会风气,让人生之末的老年从此不会被世人遗忘。
因为遗忘重阳,遗忘老人,等于在遗忘自己。
重阳前夕,单位组织召开退休员工座谈会,70多人聚居一堂,会按照程序进行着,也不知道老员工们在想些什么?想必是同志间相互见面的激动和对过去的感慨。个个饱经沧桑,满脸显目的皱纹刻满了那年那月的故事,丝丝白发染尽了那激情那辛酸的回忆,今天的场景让我仿佛看到了自己退休的模样,也和他们一样,安详地坐着、听着,安详地回忆着
今天的重阳勾起了我的思绪,去年在江西山清山我参加了十年的同学聚会,至尽历历在目,聚会期间个个依然保留着学校的稚气却多了份豪迈,有点变胖了,有点变阔了,有点变漂亮惟独每个人的性情没有变,每个人的理想没有变,眼光中多了几分忧虑,话语中多了几分成熟,大家一起饱览美丽的山色,一起疯狂的跳舞,一起毫无忌惮地玩笑着,最后大家难舍难分地离别,车慢慢地远去,告别的眼泪禁不住地夺眶而出,相互间道着,再见、挥手,挥手、再见那一刻才感觉在一起是一种多么珍贵的缘份,是一种难以再遇的幸福,是多么纯洁的的同窗友情。这样的聚会人生能有几次呢?我期待着下一个十年聚会。
让我们浏览重阳的历史!为另外让我们的记忆不再淡漠、不在遗忘!因为,它几乎离每个人越来越近!重阳时的登高望遠,飲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陽糕,射箭,放风筝、郊游、敬老等活動在今天也得到了继续和发扬。
登高望远,饮菊花酒的风俗,在战国时代已经开始。但什么时候登高?什么时候饮菊花酒,它们与重阳节是否有何关连,历史上并无明确记载。
民间以农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又称“重九”节(重九之名,起源于东晋)有文字记载,九月九日成为节日是在汉代,汉刘歆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吕后害死后,戚夫人的侍女贾佩兰也被驱逐出宫,嫁给扶风人段儒,闲谈时曾提到她在宫廷时,每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以辟邪延寿。又唐代诗人沈佺期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得长字诗:“魏文颂菊蕊,汉武赐萸,年年重九庆,日月奉天长”。显然,佩茱萸,饮菊花酒在汉代已成为重要的节日了。
重阳登高的故事见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东汉时代有名的仙人费长房,有一天对他的弟子桓景说:“九月九日,你的家里将有灾难,如果你带了全家大小,人人用红袋盛茱萸,挂在手臂上,登高饮菊花酒,便能避祸消灾了。”桓景照师傅所说,全家上山游玩,等到傍晚一看,只见所有的鸡狗牛羊家禽家畜,全都死光。桓景这才明白,原来这些家禽家畜,做了他们全家大小的替死鬼了。这虽然只是一个传说,但后世的人却代代相传。到了晋代以后,重阳登高避灾,大为流行,已成为岁时节令中的一件雅事。
重阳不尽是文人雅士饮酒、赏菊、登高、赋诗的节日,也是古代妇女的休息日根据干宝搜神记云:淮南全椒县有一位丁氏,嫁给同县姓谢的,由于谢家是大富户,她婆婆又十分凶恶残暴,常虐待丁氏,强迫她干繁重的家务,如果不能如期完成,就会遭到痛骂和毒打。丁氏忍受不住,就在重阳节悬梁自尽了。死后冤魂不散,依附在巫祝身上说:“做人家媳妇的,每天辛苦工作不能休息,重阳节当天,请婆家不要让她们再操劳了。”所以,江南人每逢重阳日,都让妇女休息,叫做“休息日”。古代还把这位姓丁氏的妇人立祠祭祀,称为“丁姑祠”。从此以后,每逢重阳节,父母们要把嫁出去的女儿接回家吃花糕;到明代,甚至将重阳节称为“女儿节”。
尽管魏文帝说重阳是“日月并应,俗嘉其名”的节日,但当时人们不是把这一天视为吉日良辰,而是看成一个恐怖的日子,因此要登高、佩茱萸辟邪,离家躲灾,饮菊花酒驱除瘟疫延长寿命。
到了唐代,重阳节又增添了不少美丽的神话故事和迷人的色彩:旧唐书。王勃传记载:王勃的滕王阁序就是在重阳节这一天写出来的。当时王勃的父亲担任交趾令,王勃前往探视父亲,九月九日路过南昌时,洪州牧阎伯屿正在重修的滕王阁中宴请宾客及部属,他想夸耀女婿吴子章的才气,便事先拿出纸笔请宾客动笔作序,所有的宾客都知到他的用意,没有人敢作。却不料王勃事先并不知道州牧的用心,于是毫不谦让接过纸笔。州牧原本心中十分生气,立即派人在旁边看王勃书写,谁知道王勃才气不凡,蓄积已久的心情完全发泄出来,文章越写越好,当写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词句时,忍不住拍案叫绝!王勃从此一举名震诗坛。
文化是累积的,重阳节经过二千余年的变迁,已成为多元性的节日,民国六十三年内政部为敬老崇孝,而核定重阳节为“老人节”,增加了重阳节的精神内涵。
重阳节的习俗,佩茱萸:茱萸属芸香科落叶亚乔木,古人佩带的有三种,分别是山茱萸、吴茱萸、食茱萸,其中前两种为中药药材,具有润肝燥脾,温中下气,除湿解郁,去疾杀虫等功能。古人将茱萸作为驱邪的神物,每逢重阳节,人人佩戴,后世称之为“茱萸会”,或称重阳节为“茱萸节”。现今佩茱萸的习俗已没有了,但在汉代就已经有这风俗(见晋周处“风土记”)。而唐代的名诗人以茱萸作出不少感物怀人的诗,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把异乡游子在重阳佳节怀乡思亲之情,抒发的淋漓尽致;而“每逢佳节倍思亲”更被用来表示游子的心情。
赏菊、饮菊花酒,酒是节庆必备的饮料,重阳节是九月九日,九九与菊酒谐音,所以要喝菊花酒。九月已是秋天菊花盛开,故九月又称“菊月”。根据西京杂记记载:“菊华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华酒。”相传喝菊花酒能延年益寿,活得长“久”。所以郭元振有诗曰:“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陶渊明九日诗中也提到:“酒能袪百虑,菊能制颓令。”
在历史上,旷达不羁、傲视世俗的魏晋文人对重阳节尤其青睐。因此,田园诗人陶渊明在九月闲居诗序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持胶靡由,空服九华”。陶渊明一生酷爱饮酒,性情恬淡,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每次到重阳节时就陶醉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风雅情绪中。根据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记载:有一年重阳佳节,他(陶渊明)在家里东边的篱笆下正欣赏着菊花,弹琴唱歌时,突破间酒瘾大发,但遗憾的是家里没有准备酒过节,只好慢慢地走在菊花丛中,并摘了大把的菊花,坐在屋旁的篱笆旁惆怅。突然间抬头一看,看见一个身着白色衣服的人,带了酒来,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他是江州刺史王弘派来的送酒使者。原来朝廷屡次要征召陶渊明作官,他都不答应,王弘想要结识他,曾多次给陶渊明送酒。这次陶渊明见酒大喜,立即打开酒坛,在花丛中畅饮,酒醉诗兴大发,吟出了九月闲居这一首名诗。而“陶公咏菊”、“白衣送酒”的故事,也成为后世文人喜好的典故了。
重九正值秋天,菊花盛开,而文人雅士对娇艳傲霜的菊花,十分喜爱,在唐代诗人咏九日的作品中,写到菊花的比比皆是,可见赏菊风气的盛行。如王维“无穷菊花节,长奉柏梁篇”(奉和重阳节上寿应制);李欣“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避恶酒,汤饼茱萸香”(九月刘十八东堂集),由此可见,唐代简直是没有了菊花就不能过重阳,不插茱萸不过节了。如果说唐代没有菊花就不能过重阳,那么,宋代的重阳节就完全可称为赏菊节或菊花节了。菊花不仅它千姿百态的艳容使人倾慕,它的傲然刚强的气质更令人折腰,所以,有人认为菊花是中国的国花,我国历代文人无不赏菊、咏菊、赞菊,甚至连黄巢都曾写过“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的咏菊诗,以咏菊抒发其胸中之情。根据梦梁录记载:宋代人每年重阳节都要“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饮之”,宋朝人还给菊花、茱萸这两样东西起了两个雅致的别号,叫菊花为“延寿客”,茱萸为“辟邪翁”。当时每年照例,皇宫禁中与达官显贵之家都在这时候观赏菊花;一般平民人家也要购买一两株菊花玩赏。当时有名的菊花高达七、八十种,如万龄菊(形状如莲房者);金铃菊(又黄又圆的);桃花菊(粉红色的),花的颜色、名字,多得不胜枚举,简直可以说是菊花花会。宋代重阳咏菊花词也是汗牛充栋,最着名的莫过于女词人李清照的重九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端老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吃重阳糕:唐朝及宋朝时,重阳节讲究吃糕,就如同中秋节吃月饼一样,都是应节的食品。因“糕”与“高”同音,古人又相信“百事皆高”的说法,所以重阳节登高的时候吃糕,象征步步登高。嘉话录中记载:唐人袁师德是给事中袁高之子,九日出门作客,有人让他吃糕,他却推辞不吃,后来人们才知道他为避父讳,因“糕”与“高”同音,故不忍心吃糕。这与唐代大诗人李贺避其父李晋之名讳,而不敢去考进士(进与晋同音)一样可笑。野客丛谈及邵博闻见后录中又记载了另一则重阳食糕的趣闻:刘梦得作九日诗,想用“糕”字,由于思路受六经的严格束缚,认为六经无糕字的典故,所以不敢用。但是宋子京却不以为然,并且就幽他一默说:“刘郎不肯题糕字,空负诗中一世豪”。
到了宋代,根据吴自牧梦梁录云:在重阳节吃糕已十分讲究“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上以猪羊肉鸭子为丝簇钉,插小彩旗,名曰重阳糕。禁中合分及贵家相为馈送”。干淳岁时记还记载一种特殊的重阳节日食品“以苏子微渍梅卤,杂和蔗霜、梨、橙、玉榴小棵,名曰春兰秋菊。”可见当时食品之精细。到了明清时代登高所吃的糕,用麦面作饼,点缀枣栗,称之为花糕。明清人们吃花糕也颇有讲究,依据明人谢肇浙五杂俎:在重阳日清晨,把花糕切成薄片,放在未成年子女的额上,祝福道:“愿儿百事俱高”。这充分表现出古人望子成龙的美好心愿。
登高郊游:据西京杂记重阳登高也开始于西汉。重阳节前后,天气渐凉,是登山活动的好时辰。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就喜爱重九登高,因此描写重阳登高远眺、欣赏山河美景的诗相当的多。如:刘长卿:九月登高望,苍苍远树低;人烟湖草里,山翠现楼西。邵大震: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寒雁一向南飞远,游人几度菊花丛。
当然,也因为登高因而产生了不少趣事,如晋书。孟嘉传记载:晋朝永和年间,明帝的女婿桓温为征西大将军,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担任参军,很受桓温的赏识与器重。有一年重阳,桓温在龙山宴请幕僚,吟诗作对,当时所有的幕僚都在,而且穿着作战石穿得衣服。正当酒酣耳熟,诗兴大发的时候,突然刮起一阵风,不巧把孟嘉的官帽吹落,而孟嘉好久竟然没有察觉,还津津有味的和别人饮酒赋诗,中国是礼义之邦,有“君子死,冠不可免”之说,所以官帽落地没有察觉,有伤大雅。桓温看到这一情形,暗中叫参加聚会的文学家孙盛趁孟嘉上厕所的时机,把帽子拿到孟嘉座位上,并作文章嘲笑他。后人便把“孟嘉落帽”比喻文人不拘小节,风度潇洒,纵情诗文娱乐的神态。所以重阳节又被称为“绶衣之节,落帽之辰”。
到今天,登高已经是广受喜爱的健身活动,大家利用星期假日,扶老携幼登山健行,从接触大自然的过程中,舒展筋骨,锻炼体魄,调剂心情,还可以增进人际关系,真是一举多得的活动。许多团体也利用庆典,举办登山活动,都受到欢迎。
现今台湾各地,提供居民健行的登山步道,到处皆是,登山活动也不限于秋高气爽的时节,已成为全民最喜爱的户外活动之一了。同时难能可贵的是,人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大多数人都知道珍惜大自然资源的观念,能注意到环境的维护。
民国三十年,教育部顺着民间重九登高的习俗,订定国历的九月九日为体育节,以推展国民体育。
射箭:从南北朝一直到唐代,在重阳节当天,帝王官僚们除了登高作诗,举行宴会欢乐外,还有了射箭、纵马、围猎等活动。像陈后主就是沉迷于声色之外,还喜爱走马射箭,亡国时还要再猎一圈。到了唐代,重阳射箭围猎活动依然盛行。启颜录还记载唐宋国公萧瑀不会射箭,大书法家欧阳询当面作诗嘲笑的情形:疾风吹缓箭,弱手驭强弓,欲高反覆下,应西还更东,十回俱着地,两手并擎空,借问谁为此,乃应是宋公。
唐明皇更是喜爱射箭:关于他重阳射箭还有一段神话传说故事。据集异记记载:
天宝十三年的重阳节,唐玄宗和大臣在沙苑(地名)打猎,突然发现一只孤鹤在空中徘徊,唐玄宗一箭射中,可是这只鹤并未掉到地上,却带箭飞向西南边。原来这只鹤是四川青城山成仙道士徐佐卿变的,他回青城山后把箭留于壁上,对其他道士说:“我到山中行走,刚好被箭射中,这支箭不是凡人的,我把它留于壁上,等待后年这支箭的主人到这里时再还给他,千万不要遗失了”,并在墙壁留下得到箭的时间“天宝十三年九月九日”。不久,安史之乱爆发,玄宗逃往四川,一天恰巧到青城山道院游乐,发现墙壁上插着一支箭,拔下一看,原来是自己用的箭,心中十分奇怪,问道士,才知缘故,自己当年所射下的鹤,原来是道士徐佐卿变的。
唐代帝王在重阳节登高游宴,又要赏菊赋诗,还想要射箭游猎,很显然一天的时间是不够用的。于是,重阳节就提前到九月八日开始,或推后至十日仍过重阳。所以,唐代重阳不是一天,而是两天或是三天。因此,如李白九月十日即事诗: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放风筝:风筝也叫“鹞”,在中国有两千年的历史。最早的风筝是用木或竹做的,所以叫做“木鸢”,据说鲁班曾与墨子比艺,做出能在天上飞三天的木鸢。到了东汉以后,才出现用纸做的“纸鸢”或“纸鹞”,到了五代时,李邺曾在宫中放纸鸢,纸鸢上装有响笛,风一吹,便发出近似古筝的声音,因此把纸鸢称为“风筝”。到了明清,风筝的制作更为精巧,种类也大为增多。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就对风筝十分有研究,写过“南鹞北鸢考工志”;在古代,风筝曾多次被利用于军事,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韩信就曾利用风筝来测量皇宫的距离,准备用挖地道的方法攻入皇宫。南朝梁武帝萧衍被叛军围困在台城,唐代张伍被叛军围困在洛城时,都是利用风筝把求救信送出去。
闽南语中有一句话:“九月九,风吹满天啸”,就是形容重阳以后,风筝满天飞的情形。由于农历九月以后,台湾季风渐强,而另一方面又天高气爽,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从前玩具不多,又很少有娱乐活动,放风筝就成为孩童的最爱。当秋天一到,大家在田野空地,大放风筝,是相当快乐的事情呢!台湾重阳放风筝的习俗,起源相当的早。据资料的记载,居住在今天的宜兰的平埔族,也就是葛玛兰人,早就有这样的活动。
早年放风筝,大多由孩童自己制作,式样凭自己的巧思发挥,一般都以放得高为主,种类也相当的多。有心认识风筝,在台北县瑞芳镇的九份,有一座收藏丰富的风筝博物馆,如果到那里游玩,千万别错过机会,好好欣赏一下各式各样的风筝。
正常放飞以外,几个风筝在天空中,互相打斗的事,也相当的精彩有趣,这就是“风吹相咬”。打斗的时候,用各种技巧操控风筝,或者截断对方的尾巴,或者咬断风筝线,让对方“英雄无用武之地”。更激烈的,还有在风筝线上,绑上暗器的,以便破坏对方。风吹相咬时,大风筝固然容易打胜,但小风筝操控自如,东游西窜的,易于随时打游击,反而更居优势呢!
敬老活动:由于“九九”和“久久”同音,有长长久久的含意,因此有令人长寿的说法。重阳节因此又发展为“敬老节”,有希望每位老人家,都能富贵长命的意义。民国六十三年,我国内政部为了弘扬“敬老崇孝”的传统,特别订定以重阳节为“敬老节”,此后每年的这一天,各地都展开敬老活动,唤醒民众重视老人、尊敬老人。“敬老节”的订定,是经过一番波折的。在民国五十二年,中国老人福利协进会成立,随即筹划设置老人节,以便推行敬老运动,并推展老人福利。民国五十五年,老人福利协进会,决定以重阳节为老人节,同时成立“中国老人服务中心”。到了民国六十三年,由政府公布设定“敬老节”,老人开始受到应有的重视。
重阳节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这一天,重提重阳是要普天之下宏扬敬老、爱老、养老的社会风气,让人生之末的老年从此不会被世人遗忘。
因为遗忘重阳,遗忘老人,等于在遗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