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少女时代二三事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天庭小主播、我和女主播的那些事、娱乐玩童、西游之问道长生、一符封仙、六零小娇妻、都市小世界、变身咸鱼少女、圣神传承
90小说网 www.90xiaoshuo.com,最快更新笛韵如水文集最新章节!
(一)
我在少女时代实在有点淘气,不过我不是淘气王只是个小尾巴。
昆明有座玉案山,山上有个筇竹寺,寺里有著名的五百罗汉,对这些名胜古迹我们年轻那会儿不太注意,每次去筇竹寺,更多的时间我们是嬉戏在漫山遍野的山花丛中和野果之中,或是在树林里野炊。
每年4月份左右就是踏青的时候,山上开满了白杜鹃、紫杜鹃、黄杜鹃,粉红色的杜鹃,那杜鹃花野野的,远远看去白、紫、黄、红,姹紫嫣红一片,摘下几支到了眼前,却是简简单单的五片单瓣,有时候那绿叶还让人觉得水分不够。10月份左右就到了收获的季节,山上又盛开了单瓣的粉红色的波斯菊,也有少量白色的(我们叫它茴香花,因为它的茎像茴香),波斯菊一枝不耐看,一捧就会让你心醉。而这个时候是解谗的佳期,摘一些带着茸茸小刺的紫色的,黄色的琐梅(我不知道学名,好象紫的叫“紫苞”黄的叫“黄苞”),它的味道甜甜的,再尝一颗通红通红的火把果,那味道就有一点带涩味了。山野里的四季是分明的,山花也好,果实也好,总是认定了季节,不会错。
野炊在遮天蔽日的树林里,空气里飘荡着松香味,小鸟在啾啾,野炊总要有水,要找一条小溪,小溪也在哗哗地欢唱着,开辟一块较大的空地,三块石头砌成灶,燃起树叶再放上干柴,添一些自己带来的泥炭,再把铁丝穿好的肉和饵块担在“灶”上,也说不上是烟熏还是火烤,反正会熟。我们燃起的炊烟袅袅升腾,那青色裹着绿色叫人陶陶然,吃着自己烧烤出的牛干巴、香肠和饵块,那泥炭的黑烟把手和嘴唇都染黑了,偶而一两片没烧透的牛肉会冒出血红,沾了酱的饵快也抹红了嘴,就有点茹毛饮血的感觉。有时,我们也带凉米线去吃。云南人的辣椒吃得不比四川人和湖南人少,被辣椒辣得哈着气。嘘着嘴的时候就拘一捧小溪的水送下,那冰凉即刻缓解了火热。
我们常常在山野里放歌,那时外国民歌两百首不让唱,而我们却自学了很多,甚至还可以“二重唱”唱纺织姑娘、深深的海洋、山楂树采花的时候,我们最爱唱含苞欲放的花对着花儿我们唱“姑娘们嫉妒你,因为你太美丽”竟唱出了自豪,野炊时,我们又最爱唱可爱的家“无论我走到那里,总怀念我的家”自然就唱出了流浪汉的感觉。
那时,我们是分男女界限的,因此每年两次玉案山的光顾只有我们6个女同学,顺年龄大小我们排了“座次”却不以姐妹称呼,而是叫“大爷、二爷、三爷”我最小只能是“六弟”了。已至于如今我们的儿女都长大,儿女们称呼我们也怪怪的,我的女儿叫几位姨妈是“大爸、二爸、三爸”而她们的儿女叫我则是“幺爸”这个称呼是“二爸”定下的,因为“二爸”的老公是贵州人,我们也觉得好,就沿用了贵州称呼。现在每到假期各自带子女会合时,我们都会给下一代讲述我们那时的山花烂漫和炊烟袅袅,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我们几个年近半百的准老太也就乐不可支。“三爸”是语文教师,常常就对孩子们说:“记住你们老爸的革命历史,要像记课文一样!”孩子们也佯装着聆听教诲,大声应着:“记住了!”
哈哈,我说调皮,当然上述还不算,接下来,我就要讲我们探洞历险记了。 (二)
玉案山很大,山脚有一个篮球场大的水库,是个锅底塘,也不知水有多深,从筇竹寺往下看,那水库像一块翡翠,镶嵌在山凹里。沿着十分险峻的盘山道一弯一弯向上爬行约10公里就到了筇竹寺。山间铃响马帮来的电影一些镜头就是在盘山道上拍摄的。从筇竹寺再往后山走7-8公里有两个山洞,一个叫“花红洞”一个叫“落水洞”花红是一种有核桃般大的果实,为什么叫“花红洞”?不知。而“落水洞”则是有一条溪流自洞中流出,是否因此而得名,也不知。“落水洞”据说通到几十里以外的龙院村,还有人说是人防工事,我们要钻的山洞就是它了。
那天清晨,天蒙蒙亮,我们就起程了,到了筇竹寺山门都还未开,我们也不去理会,继续长征到了“落水洞”前。在此之前,我们曾进洞数米,一直走到一条地下河边,略探了一下虚实。这次探洞多了一个男性,是“二爷”的弟弟,小是小一点,好歹也有了点壮胆的阳刚之气。
我们每人都带了一个手电筒,带了一大团胶线,还带了游泳衣,沿着小溪,我们走入洞口,开始的路程宽阔,手电筒照射着,如同走隧道一般,再往前,小溪不见了,路开始没有了章法,且越走越窄,从洞口进来的自然光已消失,剩下手电筒光犹如鬼火一样,幽幽的漾出一圈微黄,脚下也开始七高八低了,我们从洞口栓上的胶线在不断的延伸,手中的胶线团在缩小。
地面开始泥泞起来,又听到了水流的声音,走到近前,我们看到了地下河,路断了,在河的那边洞还在延伸,因此必须顺河通过。站在水边,我们用手电照了照四壁,又照了照地面,再照照水面,那条河夹在怪石中,无法估计深浅,有些地方有岸,而好些地方石壁就插入水里。突然“大爷”发现了地上有好几条橡胶,我们不禁大喜,拣起一条点燃,哇!这一下好了,光照面积大大增加,我们看到了对岸,而且还看到水面上有一条枕木!只是那条枕木歪歪斜斜浮在水面,用作独木桥需自行矫正。“大爷”和“五爷”是我们当中的“浪里白条”架桥的任务就交给了她俩,她俩换上游泳衣下到水里,就听得一阵大呼小叫:“天那!天那!冷死人了!”想想看,那洞里的水从不见阳光,能有一丝丝热吗?什么叫刺骨的寒冷,这下是准确无误了。俩位“好汉”也不敢踩底,踩着水,游到枕木旁,两人分别扶住枕木的两端,一比画,枕木太短,根本不够搭桥,她俩只好把枕木卡在石头缝里,在河中间做一个桥面,河两端水浅,大家身体遭受“冰冻”就可少一些,只是苦了两位“好汉”已经浑身泡在冰河里了,她俩先上了对岸,点亮橡胶条给我们照明。
我们把衣服用塑料袋包好,挂在脖子上,两手撑着石壁,小心翼翼地过了河,一上岸很舒坦,竟是一小片开阔地,再看两壁,有一边壁上有字,我们借着光线细看,原来是“勇敢者到此一游!”哈哈,莫到君行早,原来已有人捷足先登了。“五爷”摸出粉笔也大书几个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洞里的冷气送在水湿的身上到真是寒气逼人,而“壮士”“不复返”之说实在是无稽,但是我们当时却让这股英雄气给自己豪迈了好一阵。
接着往前走,洞已变成立体交叉,我们不得不上上下下,有时还得攀爬,电筒我们没用了,连橡胶条也不敢奢用。有一会,我们停下来休息,把所有的光亮光闭,故意体验了一次绝无仅有的黑暗,彼此不言语,眼睛瞪得铜铃大,依然伸手不见掌,漆黑恐怖的洞里也静的出奇,而我等的呼吸声就是黑暗的曙光了。也不知走了多远似乎还不到尽头,我们的兴趣已经变成了恐惧,手中的胶线团已完,因为缺氧,橡胶条有点不能燃烧了,在心悸中,大家一致同意返回。
终于又在黑暗中接近了洞口,在看见第一缕自然光线时,我们被洞口旖旎的风光惊呆了,只见一团紫色的雾霭云聚洞口,飘飘渺渺中又掠过天的兰色,原来,由于橡胶条燃烧带来大量烟雾涌到了洞口和洞外空气、太阳光相融形成了紫雾“日照香炉生紫烟”大概就是这原理了。
出了山洞,一看手表,我们已在洞里呆了7个小时,再看天色,眼睛在强光的刺激下却不能睁开,眯缝着眼依稀感到已是暮色苍茫,再互相看看,6个娇娃这下真成了爷们,脸上,唇边,鼻下一道一道的黑烟印子,像长了络腮胡子。在小溪里赶紧洗回了本来摸样,匆匆忙忙走下山来。回到家天已黑,才知道家长们已经联成了统一战线,正要去寻我们呢。
后来,我们把探洞的经历写成了10回章回小说,当时“大爷”家有一本百鸟图,我们就用鸟的名字给每个小说主人公起了个名,我记得“大爷”叫“白鹇”“三爷”叫“朱鹭”“五爷”叫“缟鹃”我叫“鸥鹪”其他的我想不起来了。几个人很用心地用直版形式,蝇头仿宋字体将小说抄写在24开的纸上,还请一位美术老师画了一副有山、有树、有石、有水的水彩画做封面,为自己出版了一本手抄本。然而却遭到家长的封杀,那时正在批林批孔,家长怕有“克己复礼”之嫌,勒令迅速烧毁,我们怎么舍得?结果东藏西躲,最后不知是谁糊涂,还是把真迹遗失了。至今我们姐妹说起来遗憾得不得了。唉——
(三)
我们当中就数“五爷”最标新立异,有一次假期,她竟然想出了一个怪招,约着我和“二爷”带着很少的盘缠去石林游玩,主题是“磨练意志”其中有一条竟然要混火车票,其余在旅途中的一切活动要有“悬念”这些想法全是属于“为赋新诗强说愁”那种少儿的做作。
当年从昆明到石林是很辛苦的,第一天坐4个小时的火车从昆明到宜良,住一宿,第二天又从宜良坐汽车4小时才到石林。为充分利用时间通常是做夜班火车。
那天晚上10点,我们三人果真没有买火车票就混到了火车上,谁知一上车就发现车厢里人很少,不一会儿列车员开始检票,那份仔细啊简直让我们心惊肉跳,眼瞅着列车员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再也沉不住气了,管钱的我已经从口袋里掏出了钱,当列车员走到面前还未开口,我赶紧主动补票,颤抖的手递出钱,声音也小得刚够听见,列车员倒没起任何疑心,很顺畅,很自然的就补了票。列车员走了,我们三人面面相觑,第一场“磨练”就这样败下阵来,心中暗暗叫苦:意志薄弱了,钱币减少了。
4个小时的火车到达宜良是夜里2点,出了火车站,街上无人,开始有旅客相伴,走着走着就只剩我们三人了,好在离县城不远,住旅店的费用在预算中,不需“磨练”开了房间,睡了一夜安稳觉。
第二天早上我们很幸运地就堵到一辆解放牌货车,把我们拉到了路美邑,距离石林还有2公里。问清道路,我们开始步行,这时天下起了毛毛雨,雨雾蒙蒙中边走边看,田野里或山坡上挺立的石头已显出了石林的奇观,心情一好又有点斗志昂扬了。
午饭不能到餐馆吃现成,要自己烧烤,这是事先约好的,我们带了事先切好的饵块片,还有面包、辣酱之类。可是因为下雨,我们上那去找干柴?我们蹲在“石灶”旁,点了好几次才勉强点燃稍微干燥的树枝,火苗很少,更多的是青烟,烧饵块也变成烟熏饵块,吃着不仅黑了嘴还夹生“意志”没有磨练,到是磨练了胃。
午饭后在雨中游览了石林。后来雨停了,天还阴着,晚饭再不愿吃烟熏饵块,吃了面包。一天没喝到热汤水,又被雨淋,我们的体力在下降,意志开始衰退。
到石林旅店登记住宿却出现了真正的难题:才发现住宿证明竟不知何时遗失了,交不出证明开不到床位,那位服务员还满怀狐疑的看着我们,鬼使神差的,我们又不愿讲实话“五爷”开始撒谎:
“我们是和老师一起来的,可是游石林时走散了,等我们回来,汽车已经走了。”
“不会吧?你们老师不见3个学生,敢让驾驶员开车吗?”那位中年女服务员毫不费力就戳穿了我们的骗局。
“真的,真的”我们三人涨红了脸分辨着,一股寒意从头凉到脚。
“不可能。我看你们还是说实话吧,怎么没有大人带,3个10多岁的女孩就跑到石林来了,”那位女服务员有点不高兴。
“我们真的是掉队了真的没赶上车老师带同学走了”大胆的“五爷”也开始结结巴巴,我和“二爷”已经低头嗫嚅,被雨淋湿的身子不知是害怕还是寒冷,哆嗦着。
“你们还不说实话,那你们就到石头堆里过夜去!没住宿证明不能开房间!”女服务员盯住我们,丝毫没有怜惜之心。
我们三人这下真急了“意志”全面崩溃,只有紧张伴随了。“二爷”终于承认了我们三人是自己来游玩的,并说出了丢失证明的实情。
那女服务员板着的面孔变成了笑容:“这就对了吧,你们单独出来就不应该,再撒谎就更不对了。去!到石林派出所讲明情况,请那里的叔叔给你们开个证明就行了。”
得到“高人”指点,我们赶紧一溜烟儿跑到派出所,要到证明,开了房间住了下来。钻进暖烘烘的被窝里,寒意消失了,我在大声呻吟:“哎哎,我以后再也不愿意磨练意志了”
后来多少年,她们还在笑我,说我那天晚上的无病呻吟比重症病人还凄厉,我一直认为是她们的夸张说法。
(一)
我在少女时代实在有点淘气,不过我不是淘气王只是个小尾巴。
昆明有座玉案山,山上有个筇竹寺,寺里有著名的五百罗汉,对这些名胜古迹我们年轻那会儿不太注意,每次去筇竹寺,更多的时间我们是嬉戏在漫山遍野的山花丛中和野果之中,或是在树林里野炊。
每年4月份左右就是踏青的时候,山上开满了白杜鹃、紫杜鹃、黄杜鹃,粉红色的杜鹃,那杜鹃花野野的,远远看去白、紫、黄、红,姹紫嫣红一片,摘下几支到了眼前,却是简简单单的五片单瓣,有时候那绿叶还让人觉得水分不够。10月份左右就到了收获的季节,山上又盛开了单瓣的粉红色的波斯菊,也有少量白色的(我们叫它茴香花,因为它的茎像茴香),波斯菊一枝不耐看,一捧就会让你心醉。而这个时候是解谗的佳期,摘一些带着茸茸小刺的紫色的,黄色的琐梅(我不知道学名,好象紫的叫“紫苞”黄的叫“黄苞”),它的味道甜甜的,再尝一颗通红通红的火把果,那味道就有一点带涩味了。山野里的四季是分明的,山花也好,果实也好,总是认定了季节,不会错。
野炊在遮天蔽日的树林里,空气里飘荡着松香味,小鸟在啾啾,野炊总要有水,要找一条小溪,小溪也在哗哗地欢唱着,开辟一块较大的空地,三块石头砌成灶,燃起树叶再放上干柴,添一些自己带来的泥炭,再把铁丝穿好的肉和饵块担在“灶”上,也说不上是烟熏还是火烤,反正会熟。我们燃起的炊烟袅袅升腾,那青色裹着绿色叫人陶陶然,吃着自己烧烤出的牛干巴、香肠和饵块,那泥炭的黑烟把手和嘴唇都染黑了,偶而一两片没烧透的牛肉会冒出血红,沾了酱的饵快也抹红了嘴,就有点茹毛饮血的感觉。有时,我们也带凉米线去吃。云南人的辣椒吃得不比四川人和湖南人少,被辣椒辣得哈着气。嘘着嘴的时候就拘一捧小溪的水送下,那冰凉即刻缓解了火热。
我们常常在山野里放歌,那时外国民歌两百首不让唱,而我们却自学了很多,甚至还可以“二重唱”唱纺织姑娘、深深的海洋、山楂树采花的时候,我们最爱唱含苞欲放的花对着花儿我们唱“姑娘们嫉妒你,因为你太美丽”竟唱出了自豪,野炊时,我们又最爱唱可爱的家“无论我走到那里,总怀念我的家”自然就唱出了流浪汉的感觉。
那时,我们是分男女界限的,因此每年两次玉案山的光顾只有我们6个女同学,顺年龄大小我们排了“座次”却不以姐妹称呼,而是叫“大爷、二爷、三爷”我最小只能是“六弟”了。已至于如今我们的儿女都长大,儿女们称呼我们也怪怪的,我的女儿叫几位姨妈是“大爸、二爸、三爸”而她们的儿女叫我则是“幺爸”这个称呼是“二爸”定下的,因为“二爸”的老公是贵州人,我们也觉得好,就沿用了贵州称呼。现在每到假期各自带子女会合时,我们都会给下一代讲述我们那时的山花烂漫和炊烟袅袅,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我们几个年近半百的准老太也就乐不可支。“三爸”是语文教师,常常就对孩子们说:“记住你们老爸的革命历史,要像记课文一样!”孩子们也佯装着聆听教诲,大声应着:“记住了!”
哈哈,我说调皮,当然上述还不算,接下来,我就要讲我们探洞历险记了。 (二)
玉案山很大,山脚有一个篮球场大的水库,是个锅底塘,也不知水有多深,从筇竹寺往下看,那水库像一块翡翠,镶嵌在山凹里。沿着十分险峻的盘山道一弯一弯向上爬行约10公里就到了筇竹寺。山间铃响马帮来的电影一些镜头就是在盘山道上拍摄的。从筇竹寺再往后山走7-8公里有两个山洞,一个叫“花红洞”一个叫“落水洞”花红是一种有核桃般大的果实,为什么叫“花红洞”?不知。而“落水洞”则是有一条溪流自洞中流出,是否因此而得名,也不知。“落水洞”据说通到几十里以外的龙院村,还有人说是人防工事,我们要钻的山洞就是它了。
那天清晨,天蒙蒙亮,我们就起程了,到了筇竹寺山门都还未开,我们也不去理会,继续长征到了“落水洞”前。在此之前,我们曾进洞数米,一直走到一条地下河边,略探了一下虚实。这次探洞多了一个男性,是“二爷”的弟弟,小是小一点,好歹也有了点壮胆的阳刚之气。
我们每人都带了一个手电筒,带了一大团胶线,还带了游泳衣,沿着小溪,我们走入洞口,开始的路程宽阔,手电筒照射着,如同走隧道一般,再往前,小溪不见了,路开始没有了章法,且越走越窄,从洞口进来的自然光已消失,剩下手电筒光犹如鬼火一样,幽幽的漾出一圈微黄,脚下也开始七高八低了,我们从洞口栓上的胶线在不断的延伸,手中的胶线团在缩小。
地面开始泥泞起来,又听到了水流的声音,走到近前,我们看到了地下河,路断了,在河的那边洞还在延伸,因此必须顺河通过。站在水边,我们用手电照了照四壁,又照了照地面,再照照水面,那条河夹在怪石中,无法估计深浅,有些地方有岸,而好些地方石壁就插入水里。突然“大爷”发现了地上有好几条橡胶,我们不禁大喜,拣起一条点燃,哇!这一下好了,光照面积大大增加,我们看到了对岸,而且还看到水面上有一条枕木!只是那条枕木歪歪斜斜浮在水面,用作独木桥需自行矫正。“大爷”和“五爷”是我们当中的“浪里白条”架桥的任务就交给了她俩,她俩换上游泳衣下到水里,就听得一阵大呼小叫:“天那!天那!冷死人了!”想想看,那洞里的水从不见阳光,能有一丝丝热吗?什么叫刺骨的寒冷,这下是准确无误了。俩位“好汉”也不敢踩底,踩着水,游到枕木旁,两人分别扶住枕木的两端,一比画,枕木太短,根本不够搭桥,她俩只好把枕木卡在石头缝里,在河中间做一个桥面,河两端水浅,大家身体遭受“冰冻”就可少一些,只是苦了两位“好汉”已经浑身泡在冰河里了,她俩先上了对岸,点亮橡胶条给我们照明。
我们把衣服用塑料袋包好,挂在脖子上,两手撑着石壁,小心翼翼地过了河,一上岸很舒坦,竟是一小片开阔地,再看两壁,有一边壁上有字,我们借着光线细看,原来是“勇敢者到此一游!”哈哈,莫到君行早,原来已有人捷足先登了。“五爷”摸出粉笔也大书几个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洞里的冷气送在水湿的身上到真是寒气逼人,而“壮士”“不复返”之说实在是无稽,但是我们当时却让这股英雄气给自己豪迈了好一阵。
接着往前走,洞已变成立体交叉,我们不得不上上下下,有时还得攀爬,电筒我们没用了,连橡胶条也不敢奢用。有一会,我们停下来休息,把所有的光亮光闭,故意体验了一次绝无仅有的黑暗,彼此不言语,眼睛瞪得铜铃大,依然伸手不见掌,漆黑恐怖的洞里也静的出奇,而我等的呼吸声就是黑暗的曙光了。也不知走了多远似乎还不到尽头,我们的兴趣已经变成了恐惧,手中的胶线团已完,因为缺氧,橡胶条有点不能燃烧了,在心悸中,大家一致同意返回。
终于又在黑暗中接近了洞口,在看见第一缕自然光线时,我们被洞口旖旎的风光惊呆了,只见一团紫色的雾霭云聚洞口,飘飘渺渺中又掠过天的兰色,原来,由于橡胶条燃烧带来大量烟雾涌到了洞口和洞外空气、太阳光相融形成了紫雾“日照香炉生紫烟”大概就是这原理了。
出了山洞,一看手表,我们已在洞里呆了7个小时,再看天色,眼睛在强光的刺激下却不能睁开,眯缝着眼依稀感到已是暮色苍茫,再互相看看,6个娇娃这下真成了爷们,脸上,唇边,鼻下一道一道的黑烟印子,像长了络腮胡子。在小溪里赶紧洗回了本来摸样,匆匆忙忙走下山来。回到家天已黑,才知道家长们已经联成了统一战线,正要去寻我们呢。
后来,我们把探洞的经历写成了10回章回小说,当时“大爷”家有一本百鸟图,我们就用鸟的名字给每个小说主人公起了个名,我记得“大爷”叫“白鹇”“三爷”叫“朱鹭”“五爷”叫“缟鹃”我叫“鸥鹪”其他的我想不起来了。几个人很用心地用直版形式,蝇头仿宋字体将小说抄写在24开的纸上,还请一位美术老师画了一副有山、有树、有石、有水的水彩画做封面,为自己出版了一本手抄本。然而却遭到家长的封杀,那时正在批林批孔,家长怕有“克己复礼”之嫌,勒令迅速烧毁,我们怎么舍得?结果东藏西躲,最后不知是谁糊涂,还是把真迹遗失了。至今我们姐妹说起来遗憾得不得了。唉——
(三)
我们当中就数“五爷”最标新立异,有一次假期,她竟然想出了一个怪招,约着我和“二爷”带着很少的盘缠去石林游玩,主题是“磨练意志”其中有一条竟然要混火车票,其余在旅途中的一切活动要有“悬念”这些想法全是属于“为赋新诗强说愁”那种少儿的做作。
当年从昆明到石林是很辛苦的,第一天坐4个小时的火车从昆明到宜良,住一宿,第二天又从宜良坐汽车4小时才到石林。为充分利用时间通常是做夜班火车。
那天晚上10点,我们三人果真没有买火车票就混到了火车上,谁知一上车就发现车厢里人很少,不一会儿列车员开始检票,那份仔细啊简直让我们心惊肉跳,眼瞅着列车员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再也沉不住气了,管钱的我已经从口袋里掏出了钱,当列车员走到面前还未开口,我赶紧主动补票,颤抖的手递出钱,声音也小得刚够听见,列车员倒没起任何疑心,很顺畅,很自然的就补了票。列车员走了,我们三人面面相觑,第一场“磨练”就这样败下阵来,心中暗暗叫苦:意志薄弱了,钱币减少了。
4个小时的火车到达宜良是夜里2点,出了火车站,街上无人,开始有旅客相伴,走着走着就只剩我们三人了,好在离县城不远,住旅店的费用在预算中,不需“磨练”开了房间,睡了一夜安稳觉。
第二天早上我们很幸运地就堵到一辆解放牌货车,把我们拉到了路美邑,距离石林还有2公里。问清道路,我们开始步行,这时天下起了毛毛雨,雨雾蒙蒙中边走边看,田野里或山坡上挺立的石头已显出了石林的奇观,心情一好又有点斗志昂扬了。
午饭不能到餐馆吃现成,要自己烧烤,这是事先约好的,我们带了事先切好的饵块片,还有面包、辣酱之类。可是因为下雨,我们上那去找干柴?我们蹲在“石灶”旁,点了好几次才勉强点燃稍微干燥的树枝,火苗很少,更多的是青烟,烧饵块也变成烟熏饵块,吃着不仅黑了嘴还夹生“意志”没有磨练,到是磨练了胃。
午饭后在雨中游览了石林。后来雨停了,天还阴着,晚饭再不愿吃烟熏饵块,吃了面包。一天没喝到热汤水,又被雨淋,我们的体力在下降,意志开始衰退。
到石林旅店登记住宿却出现了真正的难题:才发现住宿证明竟不知何时遗失了,交不出证明开不到床位,那位服务员还满怀狐疑的看着我们,鬼使神差的,我们又不愿讲实话“五爷”开始撒谎:
“我们是和老师一起来的,可是游石林时走散了,等我们回来,汽车已经走了。”
“不会吧?你们老师不见3个学生,敢让驾驶员开车吗?”那位中年女服务员毫不费力就戳穿了我们的骗局。
“真的,真的”我们三人涨红了脸分辨着,一股寒意从头凉到脚。
“不可能。我看你们还是说实话吧,怎么没有大人带,3个10多岁的女孩就跑到石林来了,”那位女服务员有点不高兴。
“我们真的是掉队了真的没赶上车老师带同学走了”大胆的“五爷”也开始结结巴巴,我和“二爷”已经低头嗫嚅,被雨淋湿的身子不知是害怕还是寒冷,哆嗦着。
“你们还不说实话,那你们就到石头堆里过夜去!没住宿证明不能开房间!”女服务员盯住我们,丝毫没有怜惜之心。
我们三人这下真急了“意志”全面崩溃,只有紧张伴随了。“二爷”终于承认了我们三人是自己来游玩的,并说出了丢失证明的实情。
那女服务员板着的面孔变成了笑容:“这就对了吧,你们单独出来就不应该,再撒谎就更不对了。去!到石林派出所讲明情况,请那里的叔叔给你们开个证明就行了。”
得到“高人”指点,我们赶紧一溜烟儿跑到派出所,要到证明,开了房间住了下来。钻进暖烘烘的被窝里,寒意消失了,我在大声呻吟:“哎哎,我以后再也不愿意磨练意志了”
后来多少年,她们还在笑我,说我那天晚上的无病呻吟比重症病人还凄厉,我一直认为是她们的夸张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