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小说网 > 提拔逆淘汰:官场提拔升迁的劣胜优汰 > 第17节
第17节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
90小说网 www.90xiaoshuo.com,最快更新提拔逆淘汰:官场提拔升迁的劣胜优汰最新章节!
17
程可帷和匡彬一道在鲸鸿宾馆会见国家开发银行的行长。行长从省里过来,是省长向世群的客人,他说,此次专程到滨州,就是想听听市委市政府在资金方面有什么要求。这样的姿态令滨州市党政两个主要领导都很感动,也暗地里对向省长的格外关照有了一份感激。要知道,若没有省长的面子,堂堂国家开发银行哪能顾及到一个小小的滨州市!
程可帷和匡彬分别介绍了情况。市首届人代会批准了匡彬代表市政府做的施政报告,报告所描绘的发展蓝图是经过多次市委全委会和常委会反复讨论后通过的,基本上体现了程可帷的主导思想。远景目标是,以鲸鱼湾港扩建开发为龙头,打造l省对俄进出口贸易黄金海岸线,在此基础上建设东北亚地区国际贸易中心区。为此,要集中财力办大事,抓好鲸鱼湾港保税区、“俄罗斯风情一条街”及外商生活区、老城区改造与公路主干道外向辐射、以听涛苑二期三期工程为重点的安居工程开发这样几大项目。此外还要抓好一批濒临倒闭的老企业的改制重组,安置破产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解决处于贫困线以下的城市低收入家庭生活保障等等。对一个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几乎没有什么支柱产业的沿海新城市来说,落实这样的宏伟规划无异于白手起家,一切都要从头做起。程可帷在人代会结束时的讲话中意气风发地说,正因为这样,历史才给了我们机遇,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可以相信,经过全市人民同心同德的艰苦努力,在不久的将来,一个现代化的崭新的滨州新城就将屹立在l省的东方海岸线上。这番话赢得了与会代表经久不息的掌声。
蓝图美好,目标远大,这些都是激动人心之处,不仅本市干部群众拍手叫好,连省里上上下下也对滨州的发展雄心表示赞赏,但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投入,用匡彬的话说,计划好做,钱难讨弄,没有票子,再好的规划也是纸上谈兵。
这是困扰滨州的最大难题,无论程可帷还是匡彬,这段时间夜里都睡不着觉,想的都是一个“钱”字。所以此次国家开发银行行长亲自莅临,对他们来说,就像大年三十晚上迎来了赵公元帅,财神爷上门,怎么巴结也不过分。
中午是盛宴。几巡酒过,行长说:“滨州市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敢于制定如此气魄宏大的发展规划,足见市委市政府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有胆略,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力度,只是如此大手笔,资金可不是个小数字,不知道国家预算内投资给了多少?”
匡彬计算着说:“央行那边加上省里的投入,大约有四个亿,保税区建设项目,世界银行答应给一笔贷款,具体数额尚未谈妥,哈主任带队出去招商引资,俄罗斯一个投资商答应参与部分项目,但缺口仍然很大。”
行长又问市里自有资金情况。匡彬苦笑着说,地改市之前,地方财政一直是寅吃卯粮,年年入不敷出,根本没有结余,所以还要靠国家开发银行予以支持。
“听说贵行对老少边穷地区有特殊扶持政策,行长看看我这滨州市是不是也可以归入老少边穷之列啊?”匡彬与行长碰了杯,半开玩笑说。
行长大笑,说开发银行职能就是支持开发,滨州的发展,国家开发银行理应效微薄之力,何况向省长还有叮嘱。具体如何落实,下午实地考察后再说,这次预算司也有人来,他们会和滨州市一起来策划的。
程可帷适时举杯,对行长到访表示感谢,同时希望他们在滨州市多走走,多看看,也给滨州的发展规划做做指导,提提意见,以期更科学更合理更符合现代城市建设理念。
宴后稍事休息,匡彬亲自陪同行长一行前去鲸鱼湾港现场考察,程可帷送他们上车离去,正待回房间,却见姜大明面色紧张地从楼里出来。
“程书记,我等您有一会了。”
“有事吗?上楼说吧。”
姜大明没动地方,压低声音汇报说,中心医院的纪主任昨天夜里被入室歹徒谋害,生命垂危,正在抢救中。
程可帷心里“咯噔”一下,问道:“凶手抓到了吗?”
姜大明摇摇头,说:“现场勘察表明,凶手是半夜时分攀窗闯进纪主任书房的,作案后原路逃逸。今天早上纪主任老伴发现出事后,当即报警,但已经错过了最佳侦破时机”
程可帷不待他说完,径直走向停在院子里的汽车,姜大明也跟着上了车。司机发动车子,直奔市中心医院而去。
赶到医院重症监护室时,院长和参与抢救的医生都迎出来。未及细问,程可帷见院长的表情便知道来晚了。他脚步沉重地走进icu病房,病床上,一条天蓝色床单将死者蒙住,几个护士正在收拾一应器械,还有几个外罩白大褂内穿警服的人在忙碌。没有人说话,房间里的空气十分压抑,程可帷不由得暗自打了个寒噤。
院长将程可帷和姜大明领到会诊室。
“凶杀无疑。”院长打开看片灯箱,介绍说“凶手扼碎了死者的腮骨、颈骨,破碎的骨头刺穿气管,导致大出血而休克。送到医院时,心跳、脉搏都已经查不到了,没等手术人就不行了。唉!可惜了老纪这样一位好同志,死于非命!”
程可帷忽然感到心里一阵悲凉,一阵愤懑,眼前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来到滨州不久在宾馆里与纪主任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不用警方定性,他便可以断定这起凶案与白逸尘死亡事件必然有着直接关系。纪主任是本市知名的内分泌专家,兢兢业业几十年,眼看就要退休,可是竟遭此不测!其实他与白逸尘并不熟悉,也根本没有义务和责任冒着风险去替一个已经死去的人辩白冤情,可是他却义无反顾地投入这样一个伸张正义的行动之中,不辞辛苦地上北京,进省城,找专家,做鉴定,没有什么所图,就是为了让真相大白于天下,让死者得以瞑目,让坏人得到惩处。可是,案情厘清正在关键时刻,凶手尚未显形,他却先倒在血泊中了。程可帷不禁暗暗责备自己,其实上次蓝梦瑛车祸和纪主任收到匿名信后,就应该采取措施加强对他们二人的保护。可是自己虽然向姜大明做过交代,却没认真过问,说到底,还是低估了对手的活动能量和凶残程度。
纪主任之死,让程可帷愈发坚信白逸尘死亡事件一定是个阴谋。如果说此前他对这一点还有所保留的话,那么现在,他已经不再有任何怀疑。离开北京时,省委书记王景林的谆谆嘱咐又一次在他耳边响起:
“可帷同志,党在新世纪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但是,对党的基本路线心有抵触的人仍然存在,那些党内的腐败分子就是一些这样的人,他们必然会千方百计破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他们的一己私利而与党作对。我们与他们的斗争,有时候是会流血的啊!”真是振聋发聩。
刘廷新匆匆赶来。他刚从省里回来,听说纪主任遇害,程书记已到医院,便首先打电话给蓝梦瑛。蓝梦瑛说她正在纪主任家帮着料理后事。
程可帷问院长纪主任老伴现在哪里,院长没及回答,姜大明抢着说,怕她承受不了,没敢叫她来医院,现在在家里呢。程可帷起身往外走,到门口,吩咐院长说,一定要把死者的遗体妥善保管好,一切与案情有关的物证都要保留,交由公安机关处理。
慰问了纪主任家属后,程可帷准备回市委。他心里一直难过得很,有一种揪心般的疼痛感。蓝梦瑛看出他脸色不好,有些忧郁地跟在后面下了楼,临分手时,请示道:
“程书记,这个案子市民一定会很关注,需不需要发个短消息?”
程可帷想想,用征询的口气道:“你是省报,这类事件不一定发得了吧?再说公安机关需要一些时间破案,案子侦破后再报道不迟。”
蓝梦瑛点头,放低声音说:“你也不要太难过,事情总会搞清楚的。”
程可帷没回答,却招手叫过刘廷新,叮嘱他和蓝梦瑛一道,帮助纪主任家属清理好纪主任留下的东西,有价值的直接收存起来。说罢坐进车里,但他看出来,蓝梦瑛的眼睛也红肿着。
姜大明跟着上了车。上次他在医院亲眼看到程可帷去探望这位省媒体的驻站女记者,今天又亲耳听到两人之间的对话,更加意识到市委书记与这位漂亮女人绝非普通官员与普通记者之间的普通关系。他正在猜测到底是什么关系,却听程可帷忽然换了很严肃的口气问道:
“大明,纪主任遇害,你们公安部门事先没有一点征兆吗?”
姜大明心里倏地一紧。这正是他最怕被问及的问题。上次匿名信事件和蓝梦瑛车祸后,程可帷曾提醒他注意这两个人的安全,但他只是简单向所在地区派出所打了招呼,并没做出特殊安排,所以这起凶案一发生,他便知道自己难辞其咎了。
“书记批评我吧,是我失职。”他连连检讨,但不忘给自己辩解“我给分局和有关派出所交代过,可他们没能重视起来,也怪我,督察不够,让坏人钻了空子。不过,谁也没料到凶手会这样执著,盯着一个快要退休的老医生不放。我还以为,写写匿名信,不过是吓唬吓唬人而已。我愿意接受处分。”
“处分!”程可帷气恼地说“处分能挽回纪主任的生命?那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哪!”
还有一句话他没说出口:不知道有什么秘密还在纪主任肚子里,他这一去,给下一步继续查清白逸尘死亡事件带来多少难以确定的东西!
姜大明感觉自己像是一只钻进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来医院之前,他已经被哈文昆责骂了一通;想想前两天在鳌宫里与于先鳌不欢而散,更是一肚子的火气。
没有谁比姜大明更清楚白逸尘案子的内情了。这是一个连环套,如果要说源头的话,至少要追溯到三十年前,那时的姜大明还只是个包片的小警察。在姜大明心里,那件事已经是个永远不能揭穿的秘密,尽管从责任角度而言,他算不上主角,但毕竟其后这三十年里,他深深地卷入其中,并且从中受益匪浅。人家对自己一直不薄,自己能有今天这般荣耀,哪一步不是拜人家所赐!
三十年前的那个雨夜无疑已经成为几个当事人心中的梦魇。姜大明虽然当时第一时间并不在场,但后来他赶去时,也被那个血腥场面所震惊。导演那幕惨剧的两个人当时都有些惊慌,还是多少有些刑侦经验的姜大明出主意才给他们圆了场。
这以后三十年里,几个人心照不宣,都不曾再提起过那件事,好像它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一样。时光荏苒,姜大明脑海里偶尔会在某个阴雨天漂浮出一些不连贯的记忆碎片,也是模糊不清,连他自己都认定那不过是一种幻觉,就像打了吗啡后产生的迷离意识。姜大明想,这个世界上可能每个人都有一些秘密难以为人所言,有些秘密即使泄露了也无碍大局,但有些秘密却非同小可,一旦被揭穿,就会掀起惊天波澜,甚至会一溃千里,不可收拾。所谓“不可告人”指的就是这类秘密吧!姜大明认定,自己保守的那个秘密无疑应该属于“不可告人”一类的,因为一旦为人所知,包括自己在内的许多人的命运将无法遏制地滑向万丈深渊。
就让它随着自己和另外几个当事人一起走进坟墓吧!姜大明想,反正无论现在还是过去,无法解开的秘密太多了,也不差这一个。
可是有人却想让这个秘密大白于天下,这就触动了秘密保守者所能容忍的底线。这个人便是前任临海行署专员白逸尘。
在姜大明眼里,白逸尘是个书生气很浓的领导干部,可就是这股书生气害了他,最后落得那样一个可悲的下场。白逸尘与哈文昆、匡彬不一样,不属于本土干部,是省委进行岗位轮换从省直机关派下来的。姜大明看得很清楚,虽然在同一个地委班子里共事,这位“外来户”专员与地委书记和常务副专员的关系不是那么融洽,表面上相敬如宾,背地里临海地区上上下下各级干部谁也没把他当成自己人。其实在地域观念很强的滨海城市里,这种现象很正常,何况强龙难压地头蛇,哈文昆在这里经营了几十年,没有哪个外来干部能在与他进行权力折冲中占得上风。不过应该承认,这位面色白皙、声音和动作都很稳重、待人态度平和的专员给人的印象很好,除了时露病容外,几乎挑不出什么大的毛病,办事公道不说,清廉程度也是有口皆碑,假如不是英年早逝,下一任地委书记,甚至担任更高职务都应该是有希望的。
然而他却在官场的风云激荡中把自己淘汰掉了。姜大明想,按说这怪不得别人,谁叫他那样固执呢!
那天白逸尘忽然把姜大明召到自己的办公室,要他把当年外贸公司清查“三种人”运动中发生的柳存金案件的卷宗调出来。姜大明猝不及防,不禁暗自一惊,一时说不出话来。过了一会儿,他才小心翼翼地搪塞道,那个案子,当时就有明确定性,现在全部档案都已经归入永久保存类,如果查找,会很费时间的。
“明确定性?”白逸尘两只明亮的眼睛炯炯地盯着他,一针见血地反问道:“当事人家属也接受事件定性吗?”
姜大明吃不准白逸尘已经对这件事了解到什么程度,不敢贸然作答,装作努力回忆的样子支吾道:
“三十来年了当时的情形我也有些记不太清了,好像好像死者遗属同意组织做出的结论,没提出什么异议”
“可现在就是死者遗孀要求重新调查这件事!”白逸尘打断他的话。
姜大明深知翻出这桩陈年积案对临海政坛意味着什么,听着白逸尘布置给自己的任务,脊背上不禁沁出津津汗珠。他不敢与白逸尘顶着干,毕竟面对的是本地区最高行政首长,给他下命令是顺理成章的事;但他又不能不考虑其他与此案相关人员的态度和处境,那更是与自己的命运直接发生关联的致命因素,而且这些因素有着更可怕的杀伤力。
回到公安局,姜大明第一时间便给哈文昆打电话汇报这个情况。出乎他的意料,哈文昆用一种嘉许的口气说:“白专员这样做,是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你们公安局要尽全力配合。虽然过去外贸公司革委会已经做了结论,复查一下也未尝不可以,让死者家属心服口服嘛!真正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结论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姜大明小心翼翼地提醒说:“是不是地委出面干预一下好一些?”
哈文昆态度坦然地说,当初自己也算当事人之一,现在介入复查工作不大方便,还是回避一下为好,况且这件事本身便是政府职责范围内的事,地委只能支持不能掣肘。
不过哈文昆还是表示疑虑,问姜大明道:“白专员怎么平白无故地想起这个案子了?”
姜大明说:“我也不清楚,听口气好像是柳存金的老婆通过什么路子与白专员搭上了关系。”
电话那端,哈文昆沉默片刻,说声“知道了”便收了线。
白逸尘责成姜大明负责这件案子的复查工作,可是半年过去,没有丝毫进展,于是白逸尘决定亲自抓这件事。这期间,他和哈文昆第一次发生了正面冲突。
对柳存金案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白逸尘并不清楚,姜大明心里却明镜一般,而且哈文昆对复查进度的了解程度也要超过白逸尘,因为所有的细节问题姜大明都要先向哈文昆汇报,然后才决定是否告知白逸尘。随着逐渐触及案件核心问题,哈文昆决定有必要表明态度了。姜大明记得,那天自己向哈文昆汇报之后,哈文昆当即抓起电话要白逸尘到地委大楼来一趟。
两人谈了些什么姜大明并不清楚,当时他不在场,但接到白逸尘电话来到他的办公室时,发现白逸尘脸色苍白,依旧是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他要姜大明起草一份给省政府的报告,并口述了报告的大体思路。由此姜大明才确定,的确是柳存金的俄罗斯遗孀柳金娜向白逸尘提出申诉,指责事发之初有关方面隐瞒真相,草率结案,包庇罪犯,自己丈夫的死另有隐情在其中。报告还暗示,由于此案牵涉到现任地区领导,所以请求省里出面接过复查工作。
当然这份报告并没能送到省里。姜大明以原始档案记载有矛盾,案情细节需要核实,具体涉案人背景复杂为由,拖了一个月也没写完报告,而就在这当口,白逸尘竟然暴病身亡。
姜大明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白逸尘之死与他坚持要复查那桩陈年积案有关,而且可以断定,一个月前地委书记与专员发生的激烈争吵必定是其中一件重要诱因。在鲸鸿宾馆白逸尘的房间里,姜大明忽然生出一阵无法抑制的恐惧,三十年前参与处理柳存金死亡善后时,那场面比现在恐怖得多,他也没这样害怕过。看着白逸尘微微张开的双目,他感觉那目光似乎是在射向自己,似乎是在追问自己为什么至今不能把复查报告交出来。屋子里很明亮,但姜大明却有一种置身于巨大阴影当中的错觉。
白逸尘这样死去是姜大明不曾想到的,但是回忆起当年柳存金的下场,这似乎又是个必然结局。说心里话,姜大明不希望事情以这种残酷方式收尾,下意识里,他明白这无疑是在给自己挖掘坟墓。其实早在从帮忙处理柳存金死亡事件那一刻起,他就给自己挖了第一锹土,这些年来做的那一桩桩一件件见不得人的事,都是在一锹锹把坟坑往深里挖。有时候半夜睡不踏实,他也有过后悔,觉得登上这艘贼船有些得不偿失,和那几个人不一样,自己手里没有血债,顶多是个帮凶而已,这么多年来被人“绑架”着真不上算,但想想从一个普通小警察,到派出所所长,分局局长,市局局长,直到副市长,不都是人家报答自己才获得的吗?没有当初帮着人家圆场,自己也不可能有今天的荣华富贵、锦衣玉食。人总是要趋利避害的,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利害轻重,最终的选择都是自己做出的,怪不得别人,也后悔不得。何况自从与那几个人绑到一起后,自己做下的称得上“犯天条”的事一点儿也不比别人少,而且都是自觉自愿甚至是带头做的。说被绑架其实并不准确,是自己亲自动手把自己和那些人拴到一根绳子上的。
但姜大明却对白逸尘多少有一些同情。白逸尘对公安局工作不满意,没少批评他这个局长,两人之间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这位专员虽然对官场政治生态把握不够,处理各方面关系疏于谙熟,但从本质上说还是个好官,单就复查柳存金案件而言,他的初衷也没有恶意,并不是想借这个事整哪个人。一个好人、好官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死了,大概他到九泉之下也不会明白自己是因为什么死的。这真是出悲剧。而明白他死因的人包括姜大明在内又显然不会去主动捅破这层窗户纸,这就令这出悲剧悲情更浓。
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姜大明当了大半辈子警察,审过无以计数的案子,深知这是所有上过贼船的人的共同感受。而且只要做过一个案子,就要不断用新案子来掩盖旧案子,于是就得不断做案,好比一个喜欢撒谎的人,总要经常用新的谎言来圆旧的谎言。为此,姜大明心里充满了犯罪感。程可帷毫不留情面地批评他,他能接受,可他想不通的是,哈文昆好像也不理解他的处境和心态,反而痛骂他弄巧成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令他不禁有些忿忿然。
17
程可帷和匡彬一道在鲸鸿宾馆会见国家开发银行的行长。行长从省里过来,是省长向世群的客人,他说,此次专程到滨州,就是想听听市委市政府在资金方面有什么要求。这样的姿态令滨州市党政两个主要领导都很感动,也暗地里对向省长的格外关照有了一份感激。要知道,若没有省长的面子,堂堂国家开发银行哪能顾及到一个小小的滨州市!
程可帷和匡彬分别介绍了情况。市首届人代会批准了匡彬代表市政府做的施政报告,报告所描绘的发展蓝图是经过多次市委全委会和常委会反复讨论后通过的,基本上体现了程可帷的主导思想。远景目标是,以鲸鱼湾港扩建开发为龙头,打造l省对俄进出口贸易黄金海岸线,在此基础上建设东北亚地区国际贸易中心区。为此,要集中财力办大事,抓好鲸鱼湾港保税区、“俄罗斯风情一条街”及外商生活区、老城区改造与公路主干道外向辐射、以听涛苑二期三期工程为重点的安居工程开发这样几大项目。此外还要抓好一批濒临倒闭的老企业的改制重组,安置破产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解决处于贫困线以下的城市低收入家庭生活保障等等。对一个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几乎没有什么支柱产业的沿海新城市来说,落实这样的宏伟规划无异于白手起家,一切都要从头做起。程可帷在人代会结束时的讲话中意气风发地说,正因为这样,历史才给了我们机遇,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可以相信,经过全市人民同心同德的艰苦努力,在不久的将来,一个现代化的崭新的滨州新城就将屹立在l省的东方海岸线上。这番话赢得了与会代表经久不息的掌声。
蓝图美好,目标远大,这些都是激动人心之处,不仅本市干部群众拍手叫好,连省里上上下下也对滨州的发展雄心表示赞赏,但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投入,用匡彬的话说,计划好做,钱难讨弄,没有票子,再好的规划也是纸上谈兵。
这是困扰滨州的最大难题,无论程可帷还是匡彬,这段时间夜里都睡不着觉,想的都是一个“钱”字。所以此次国家开发银行行长亲自莅临,对他们来说,就像大年三十晚上迎来了赵公元帅,财神爷上门,怎么巴结也不过分。
中午是盛宴。几巡酒过,行长说:“滨州市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敢于制定如此气魄宏大的发展规划,足见市委市政府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有胆略,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力度,只是如此大手笔,资金可不是个小数字,不知道国家预算内投资给了多少?”
匡彬计算着说:“央行那边加上省里的投入,大约有四个亿,保税区建设项目,世界银行答应给一笔贷款,具体数额尚未谈妥,哈主任带队出去招商引资,俄罗斯一个投资商答应参与部分项目,但缺口仍然很大。”
行长又问市里自有资金情况。匡彬苦笑着说,地改市之前,地方财政一直是寅吃卯粮,年年入不敷出,根本没有结余,所以还要靠国家开发银行予以支持。
“听说贵行对老少边穷地区有特殊扶持政策,行长看看我这滨州市是不是也可以归入老少边穷之列啊?”匡彬与行长碰了杯,半开玩笑说。
行长大笑,说开发银行职能就是支持开发,滨州的发展,国家开发银行理应效微薄之力,何况向省长还有叮嘱。具体如何落实,下午实地考察后再说,这次预算司也有人来,他们会和滨州市一起来策划的。
程可帷适时举杯,对行长到访表示感谢,同时希望他们在滨州市多走走,多看看,也给滨州的发展规划做做指导,提提意见,以期更科学更合理更符合现代城市建设理念。
宴后稍事休息,匡彬亲自陪同行长一行前去鲸鱼湾港现场考察,程可帷送他们上车离去,正待回房间,却见姜大明面色紧张地从楼里出来。
“程书记,我等您有一会了。”
“有事吗?上楼说吧。”
姜大明没动地方,压低声音汇报说,中心医院的纪主任昨天夜里被入室歹徒谋害,生命垂危,正在抢救中。
程可帷心里“咯噔”一下,问道:“凶手抓到了吗?”
姜大明摇摇头,说:“现场勘察表明,凶手是半夜时分攀窗闯进纪主任书房的,作案后原路逃逸。今天早上纪主任老伴发现出事后,当即报警,但已经错过了最佳侦破时机”
程可帷不待他说完,径直走向停在院子里的汽车,姜大明也跟着上了车。司机发动车子,直奔市中心医院而去。
赶到医院重症监护室时,院长和参与抢救的医生都迎出来。未及细问,程可帷见院长的表情便知道来晚了。他脚步沉重地走进icu病房,病床上,一条天蓝色床单将死者蒙住,几个护士正在收拾一应器械,还有几个外罩白大褂内穿警服的人在忙碌。没有人说话,房间里的空气十分压抑,程可帷不由得暗自打了个寒噤。
院长将程可帷和姜大明领到会诊室。
“凶杀无疑。”院长打开看片灯箱,介绍说“凶手扼碎了死者的腮骨、颈骨,破碎的骨头刺穿气管,导致大出血而休克。送到医院时,心跳、脉搏都已经查不到了,没等手术人就不行了。唉!可惜了老纪这样一位好同志,死于非命!”
程可帷忽然感到心里一阵悲凉,一阵愤懑,眼前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来到滨州不久在宾馆里与纪主任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不用警方定性,他便可以断定这起凶案与白逸尘死亡事件必然有着直接关系。纪主任是本市知名的内分泌专家,兢兢业业几十年,眼看就要退休,可是竟遭此不测!其实他与白逸尘并不熟悉,也根本没有义务和责任冒着风险去替一个已经死去的人辩白冤情,可是他却义无反顾地投入这样一个伸张正义的行动之中,不辞辛苦地上北京,进省城,找专家,做鉴定,没有什么所图,就是为了让真相大白于天下,让死者得以瞑目,让坏人得到惩处。可是,案情厘清正在关键时刻,凶手尚未显形,他却先倒在血泊中了。程可帷不禁暗暗责备自己,其实上次蓝梦瑛车祸和纪主任收到匿名信后,就应该采取措施加强对他们二人的保护。可是自己虽然向姜大明做过交代,却没认真过问,说到底,还是低估了对手的活动能量和凶残程度。
纪主任之死,让程可帷愈发坚信白逸尘死亡事件一定是个阴谋。如果说此前他对这一点还有所保留的话,那么现在,他已经不再有任何怀疑。离开北京时,省委书记王景林的谆谆嘱咐又一次在他耳边响起:
“可帷同志,党在新世纪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但是,对党的基本路线心有抵触的人仍然存在,那些党内的腐败分子就是一些这样的人,他们必然会千方百计破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他们的一己私利而与党作对。我们与他们的斗争,有时候是会流血的啊!”真是振聋发聩。
刘廷新匆匆赶来。他刚从省里回来,听说纪主任遇害,程书记已到医院,便首先打电话给蓝梦瑛。蓝梦瑛说她正在纪主任家帮着料理后事。
程可帷问院长纪主任老伴现在哪里,院长没及回答,姜大明抢着说,怕她承受不了,没敢叫她来医院,现在在家里呢。程可帷起身往外走,到门口,吩咐院长说,一定要把死者的遗体妥善保管好,一切与案情有关的物证都要保留,交由公安机关处理。
慰问了纪主任家属后,程可帷准备回市委。他心里一直难过得很,有一种揪心般的疼痛感。蓝梦瑛看出他脸色不好,有些忧郁地跟在后面下了楼,临分手时,请示道:
“程书记,这个案子市民一定会很关注,需不需要发个短消息?”
程可帷想想,用征询的口气道:“你是省报,这类事件不一定发得了吧?再说公安机关需要一些时间破案,案子侦破后再报道不迟。”
蓝梦瑛点头,放低声音说:“你也不要太难过,事情总会搞清楚的。”
程可帷没回答,却招手叫过刘廷新,叮嘱他和蓝梦瑛一道,帮助纪主任家属清理好纪主任留下的东西,有价值的直接收存起来。说罢坐进车里,但他看出来,蓝梦瑛的眼睛也红肿着。
姜大明跟着上了车。上次他在医院亲眼看到程可帷去探望这位省媒体的驻站女记者,今天又亲耳听到两人之间的对话,更加意识到市委书记与这位漂亮女人绝非普通官员与普通记者之间的普通关系。他正在猜测到底是什么关系,却听程可帷忽然换了很严肃的口气问道:
“大明,纪主任遇害,你们公安部门事先没有一点征兆吗?”
姜大明心里倏地一紧。这正是他最怕被问及的问题。上次匿名信事件和蓝梦瑛车祸后,程可帷曾提醒他注意这两个人的安全,但他只是简单向所在地区派出所打了招呼,并没做出特殊安排,所以这起凶案一发生,他便知道自己难辞其咎了。
“书记批评我吧,是我失职。”他连连检讨,但不忘给自己辩解“我给分局和有关派出所交代过,可他们没能重视起来,也怪我,督察不够,让坏人钻了空子。不过,谁也没料到凶手会这样执著,盯着一个快要退休的老医生不放。我还以为,写写匿名信,不过是吓唬吓唬人而已。我愿意接受处分。”
“处分!”程可帷气恼地说“处分能挽回纪主任的生命?那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哪!”
还有一句话他没说出口:不知道有什么秘密还在纪主任肚子里,他这一去,给下一步继续查清白逸尘死亡事件带来多少难以确定的东西!
姜大明感觉自己像是一只钻进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来医院之前,他已经被哈文昆责骂了一通;想想前两天在鳌宫里与于先鳌不欢而散,更是一肚子的火气。
没有谁比姜大明更清楚白逸尘案子的内情了。这是一个连环套,如果要说源头的话,至少要追溯到三十年前,那时的姜大明还只是个包片的小警察。在姜大明心里,那件事已经是个永远不能揭穿的秘密,尽管从责任角度而言,他算不上主角,但毕竟其后这三十年里,他深深地卷入其中,并且从中受益匪浅。人家对自己一直不薄,自己能有今天这般荣耀,哪一步不是拜人家所赐!
三十年前的那个雨夜无疑已经成为几个当事人心中的梦魇。姜大明虽然当时第一时间并不在场,但后来他赶去时,也被那个血腥场面所震惊。导演那幕惨剧的两个人当时都有些惊慌,还是多少有些刑侦经验的姜大明出主意才给他们圆了场。
这以后三十年里,几个人心照不宣,都不曾再提起过那件事,好像它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一样。时光荏苒,姜大明脑海里偶尔会在某个阴雨天漂浮出一些不连贯的记忆碎片,也是模糊不清,连他自己都认定那不过是一种幻觉,就像打了吗啡后产生的迷离意识。姜大明想,这个世界上可能每个人都有一些秘密难以为人所言,有些秘密即使泄露了也无碍大局,但有些秘密却非同小可,一旦被揭穿,就会掀起惊天波澜,甚至会一溃千里,不可收拾。所谓“不可告人”指的就是这类秘密吧!姜大明认定,自己保守的那个秘密无疑应该属于“不可告人”一类的,因为一旦为人所知,包括自己在内的许多人的命运将无法遏制地滑向万丈深渊。
就让它随着自己和另外几个当事人一起走进坟墓吧!姜大明想,反正无论现在还是过去,无法解开的秘密太多了,也不差这一个。
可是有人却想让这个秘密大白于天下,这就触动了秘密保守者所能容忍的底线。这个人便是前任临海行署专员白逸尘。
在姜大明眼里,白逸尘是个书生气很浓的领导干部,可就是这股书生气害了他,最后落得那样一个可悲的下场。白逸尘与哈文昆、匡彬不一样,不属于本土干部,是省委进行岗位轮换从省直机关派下来的。姜大明看得很清楚,虽然在同一个地委班子里共事,这位“外来户”专员与地委书记和常务副专员的关系不是那么融洽,表面上相敬如宾,背地里临海地区上上下下各级干部谁也没把他当成自己人。其实在地域观念很强的滨海城市里,这种现象很正常,何况强龙难压地头蛇,哈文昆在这里经营了几十年,没有哪个外来干部能在与他进行权力折冲中占得上风。不过应该承认,这位面色白皙、声音和动作都很稳重、待人态度平和的专员给人的印象很好,除了时露病容外,几乎挑不出什么大的毛病,办事公道不说,清廉程度也是有口皆碑,假如不是英年早逝,下一任地委书记,甚至担任更高职务都应该是有希望的。
然而他却在官场的风云激荡中把自己淘汰掉了。姜大明想,按说这怪不得别人,谁叫他那样固执呢!
那天白逸尘忽然把姜大明召到自己的办公室,要他把当年外贸公司清查“三种人”运动中发生的柳存金案件的卷宗调出来。姜大明猝不及防,不禁暗自一惊,一时说不出话来。过了一会儿,他才小心翼翼地搪塞道,那个案子,当时就有明确定性,现在全部档案都已经归入永久保存类,如果查找,会很费时间的。
“明确定性?”白逸尘两只明亮的眼睛炯炯地盯着他,一针见血地反问道:“当事人家属也接受事件定性吗?”
姜大明吃不准白逸尘已经对这件事了解到什么程度,不敢贸然作答,装作努力回忆的样子支吾道:
“三十来年了当时的情形我也有些记不太清了,好像好像死者遗属同意组织做出的结论,没提出什么异议”
“可现在就是死者遗孀要求重新调查这件事!”白逸尘打断他的话。
姜大明深知翻出这桩陈年积案对临海政坛意味着什么,听着白逸尘布置给自己的任务,脊背上不禁沁出津津汗珠。他不敢与白逸尘顶着干,毕竟面对的是本地区最高行政首长,给他下命令是顺理成章的事;但他又不能不考虑其他与此案相关人员的态度和处境,那更是与自己的命运直接发生关联的致命因素,而且这些因素有着更可怕的杀伤力。
回到公安局,姜大明第一时间便给哈文昆打电话汇报这个情况。出乎他的意料,哈文昆用一种嘉许的口气说:“白专员这样做,是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你们公安局要尽全力配合。虽然过去外贸公司革委会已经做了结论,复查一下也未尝不可以,让死者家属心服口服嘛!真正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结论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姜大明小心翼翼地提醒说:“是不是地委出面干预一下好一些?”
哈文昆态度坦然地说,当初自己也算当事人之一,现在介入复查工作不大方便,还是回避一下为好,况且这件事本身便是政府职责范围内的事,地委只能支持不能掣肘。
不过哈文昆还是表示疑虑,问姜大明道:“白专员怎么平白无故地想起这个案子了?”
姜大明说:“我也不清楚,听口气好像是柳存金的老婆通过什么路子与白专员搭上了关系。”
电话那端,哈文昆沉默片刻,说声“知道了”便收了线。
白逸尘责成姜大明负责这件案子的复查工作,可是半年过去,没有丝毫进展,于是白逸尘决定亲自抓这件事。这期间,他和哈文昆第一次发生了正面冲突。
对柳存金案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白逸尘并不清楚,姜大明心里却明镜一般,而且哈文昆对复查进度的了解程度也要超过白逸尘,因为所有的细节问题姜大明都要先向哈文昆汇报,然后才决定是否告知白逸尘。随着逐渐触及案件核心问题,哈文昆决定有必要表明态度了。姜大明记得,那天自己向哈文昆汇报之后,哈文昆当即抓起电话要白逸尘到地委大楼来一趟。
两人谈了些什么姜大明并不清楚,当时他不在场,但接到白逸尘电话来到他的办公室时,发现白逸尘脸色苍白,依旧是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他要姜大明起草一份给省政府的报告,并口述了报告的大体思路。由此姜大明才确定,的确是柳存金的俄罗斯遗孀柳金娜向白逸尘提出申诉,指责事发之初有关方面隐瞒真相,草率结案,包庇罪犯,自己丈夫的死另有隐情在其中。报告还暗示,由于此案牵涉到现任地区领导,所以请求省里出面接过复查工作。
当然这份报告并没能送到省里。姜大明以原始档案记载有矛盾,案情细节需要核实,具体涉案人背景复杂为由,拖了一个月也没写完报告,而就在这当口,白逸尘竟然暴病身亡。
姜大明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白逸尘之死与他坚持要复查那桩陈年积案有关,而且可以断定,一个月前地委书记与专员发生的激烈争吵必定是其中一件重要诱因。在鲸鸿宾馆白逸尘的房间里,姜大明忽然生出一阵无法抑制的恐惧,三十年前参与处理柳存金死亡善后时,那场面比现在恐怖得多,他也没这样害怕过。看着白逸尘微微张开的双目,他感觉那目光似乎是在射向自己,似乎是在追问自己为什么至今不能把复查报告交出来。屋子里很明亮,但姜大明却有一种置身于巨大阴影当中的错觉。
白逸尘这样死去是姜大明不曾想到的,但是回忆起当年柳存金的下场,这似乎又是个必然结局。说心里话,姜大明不希望事情以这种残酷方式收尾,下意识里,他明白这无疑是在给自己挖掘坟墓。其实早在从帮忙处理柳存金死亡事件那一刻起,他就给自己挖了第一锹土,这些年来做的那一桩桩一件件见不得人的事,都是在一锹锹把坟坑往深里挖。有时候半夜睡不踏实,他也有过后悔,觉得登上这艘贼船有些得不偿失,和那几个人不一样,自己手里没有血债,顶多是个帮凶而已,这么多年来被人“绑架”着真不上算,但想想从一个普通小警察,到派出所所长,分局局长,市局局长,直到副市长,不都是人家报答自己才获得的吗?没有当初帮着人家圆场,自己也不可能有今天的荣华富贵、锦衣玉食。人总是要趋利避害的,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利害轻重,最终的选择都是自己做出的,怪不得别人,也后悔不得。何况自从与那几个人绑到一起后,自己做下的称得上“犯天条”的事一点儿也不比别人少,而且都是自觉自愿甚至是带头做的。说被绑架其实并不准确,是自己亲自动手把自己和那些人拴到一根绳子上的。
但姜大明却对白逸尘多少有一些同情。白逸尘对公安局工作不满意,没少批评他这个局长,两人之间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这位专员虽然对官场政治生态把握不够,处理各方面关系疏于谙熟,但从本质上说还是个好官,单就复查柳存金案件而言,他的初衷也没有恶意,并不是想借这个事整哪个人。一个好人、好官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死了,大概他到九泉之下也不会明白自己是因为什么死的。这真是出悲剧。而明白他死因的人包括姜大明在内又显然不会去主动捅破这层窗户纸,这就令这出悲剧悲情更浓。
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姜大明当了大半辈子警察,审过无以计数的案子,深知这是所有上过贼船的人的共同感受。而且只要做过一个案子,就要不断用新案子来掩盖旧案子,于是就得不断做案,好比一个喜欢撒谎的人,总要经常用新的谎言来圆旧的谎言。为此,姜大明心里充满了犯罪感。程可帷毫不留情面地批评他,他能接受,可他想不通的是,哈文昆好像也不理解他的处境和心态,反而痛骂他弄巧成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令他不禁有些忿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