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过饰非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天庭小主播、我和女主播的那些事、娱乐玩童、西游之问道长生、一符封仙、六零小娇妻、都市小世界、变身咸鱼少女、圣神传承
90小说网 www.90xiaoshuo.com,最快更新东夷昊文集最新章节!
豆瓣上有人这么评论齐东野语。梓人抡材,说道:“宋太祖、汉高祖、明太祖,皆粗人也,故所言亦颇不文。宋太祖此语粗鄙异常,使人大噱,而邵氏闻见录为之文饰,可见正史亦不可全信。”
这个评论颇有遗老的风度。汉高祖和明太祖作的诗,都是很气派的,没有萎靡之气,直白明确,通俗易懂。而且有比兴、有意境。汉高祖传世两首,一首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另一首,是鸿鹄歌:“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慷慨和哀伤表达的都很到位。
明初曾于南京建“帝王庙”庙成,明太祖去祭祀历代皇帝,敬每位一爵,轮到敬刘邦时,多敬一了爵,说:“大哥得天下与朕同,多赐你一杯!”称呼古人做大哥,可见惺惺相惜至极。
传说中明太祖最著名的诗就是:“鸡叫一声噘一噘,鸡叫两声噘两噘。三声唤来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明太祖还写了很多的豪霸痞气的东西,明张定在田录记载其未发达时自述诗:“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鞠躬不敢高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梁亿遵闻录记载:“太祖征陈友谅,王师至潇湘,赋诗云:‘马渡沙头苜蓿香,片云片雨渡潇湘;东风吹醒英雄梦,不是咸阳是洛阳。”明王文禄龙兴慈记记载,明太祖被僧人诘问的极不耐烦,于是题诗壁上:‘腰间宝剑血星星,杀尽南蛮百万兵;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刀刀问姓名。”云云。
另外千家诗载明太祖赠别诗云:“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风吹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虫蚁岂能逃,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这个不知道是不是经了文人润色。
刘邦和朱元璋俱出身微贱,也没有个本科学历,没读过文学史,没参加过笔会,没加入过作协,没搞明白过文学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也不清楚文学是要为大众服务的,但是写的东西出人意表,个性棱然,有着独特的风格。
豆瓣上评论的由起是宋太祖的一句话。这一句话的由起是这么回事:“太祖时,以寝殿梁损,须大木换易。三司奏闻,恐他木不堪,乞以模枋一条截用(模枋者,以人立木之两傍,但可手模,不可得见,其大可知)。上批曰:“截你爷头,截你娘头,别寻进来。”这话的大概是:宫廷里寝殿的大梁坏了,需要用大木材更换。办事机构就上奏,请求用备用的巨木截用。宋太祖批示道:“截你爹个头、截你娘个头,另外给我找个用!”
而邵氏闻见录为尊者讳,记载这事时,改了原话,说宋太祖批示:“破大为小,何若斩汝之头乎?”宋太祖怎么说是宋太祖的事情,但是文人总是会自作多情的去文过饰非。一部四库,成就经典的同时,也正是因为文人的视角,埋葬了更多的真实。这不只是因为服从于统治者,替统治阶级张目、喉舌,还因为文人自身的短视、骨子里的谄媚。说点真话,你能死吗?可惜,习惯了。
你能让一条狗站起来走路么?当然,它真能站起来走路了,你肯定得打死它,因为这又太过于妖孽了。
这就是我对所谓文人敬而远之的理由。
豆瓣上有人这么评论齐东野语。梓人抡材,说道:“宋太祖、汉高祖、明太祖,皆粗人也,故所言亦颇不文。宋太祖此语粗鄙异常,使人大噱,而邵氏闻见录为之文饰,可见正史亦不可全信。”
这个评论颇有遗老的风度。汉高祖和明太祖作的诗,都是很气派的,没有萎靡之气,直白明确,通俗易懂。而且有比兴、有意境。汉高祖传世两首,一首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另一首,是鸿鹄歌:“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慷慨和哀伤表达的都很到位。
明初曾于南京建“帝王庙”庙成,明太祖去祭祀历代皇帝,敬每位一爵,轮到敬刘邦时,多敬一了爵,说:“大哥得天下与朕同,多赐你一杯!”称呼古人做大哥,可见惺惺相惜至极。
传说中明太祖最著名的诗就是:“鸡叫一声噘一噘,鸡叫两声噘两噘。三声唤来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明太祖还写了很多的豪霸痞气的东西,明张定在田录记载其未发达时自述诗:“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鞠躬不敢高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梁亿遵闻录记载:“太祖征陈友谅,王师至潇湘,赋诗云:‘马渡沙头苜蓿香,片云片雨渡潇湘;东风吹醒英雄梦,不是咸阳是洛阳。”明王文禄龙兴慈记记载,明太祖被僧人诘问的极不耐烦,于是题诗壁上:‘腰间宝剑血星星,杀尽南蛮百万兵;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刀刀问姓名。”云云。
另外千家诗载明太祖赠别诗云:“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风吹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虫蚁岂能逃,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这个不知道是不是经了文人润色。
刘邦和朱元璋俱出身微贱,也没有个本科学历,没读过文学史,没参加过笔会,没加入过作协,没搞明白过文学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也不清楚文学是要为大众服务的,但是写的东西出人意表,个性棱然,有着独特的风格。
豆瓣上评论的由起是宋太祖的一句话。这一句话的由起是这么回事:“太祖时,以寝殿梁损,须大木换易。三司奏闻,恐他木不堪,乞以模枋一条截用(模枋者,以人立木之两傍,但可手模,不可得见,其大可知)。上批曰:“截你爷头,截你娘头,别寻进来。”这话的大概是:宫廷里寝殿的大梁坏了,需要用大木材更换。办事机构就上奏,请求用备用的巨木截用。宋太祖批示道:“截你爹个头、截你娘个头,另外给我找个用!”
而邵氏闻见录为尊者讳,记载这事时,改了原话,说宋太祖批示:“破大为小,何若斩汝之头乎?”宋太祖怎么说是宋太祖的事情,但是文人总是会自作多情的去文过饰非。一部四库,成就经典的同时,也正是因为文人的视角,埋葬了更多的真实。这不只是因为服从于统治者,替统治阶级张目、喉舌,还因为文人自身的短视、骨子里的谄媚。说点真话,你能死吗?可惜,习惯了。
你能让一条狗站起来走路么?当然,它真能站起来走路了,你肯定得打死它,因为这又太过于妖孽了。
这就是我对所谓文人敬而远之的理由。